鱼也可以爬山涉水,上岸行走!只要吃货别挡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见过会爬树的鱼吗?一条鱼不好好待在水里 , 却偏要跋山涉水 , 爬上陆地 , 是为了什么?它们离开水源难道不会干死吗?在陆地上的它们又是怎样呼吸的呢?本期科普
上岸的攀鲈攀鲈是一种杂食性淡水鱼 , 平时以捕食一些小鱼小虾为生 。 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 , 主要是因为它的外号实在太多了 , 被使用最广泛的外号当属过山鲫 。 攀鲈不同于其他鱼 , 别的鱼迁徙都是依着水流或是逆流而上 , 攀鲈直接另辟蹊径 , 跳上岸 , 抄小路迁徙 。
上岸的攀鲈摇着头、甩着尾 , 再用两侧的腮盖抓地向前蠕动 , 在有余力的时候它们会选择跳跃式前进 , 没力气了就慢慢爬 , 向前蠕动 , 如果路面有浅水还会借力使力地横着走 。
【鱼也可以爬山涉水,上岸行走!只要吃货别挡道】从前英国动物学家朗西斯·戴博士就目睹过攀鲈从鱼筐中“越狱” 。 一路穿过草地、地板、花园 , 抵达池塘 , 这条攀鲈耗时三十分钟完成了此次全程长
为什么攀鲈能上岸攀鲈能脱离水面 , 在陆地上迁徙主要依靠两件法宝 。 第一件法宝就是它强大的“肺腮混合呼吸系统” 。 普通的鱼只有腮 , 而攀鲈的腮盖下面多了一个像花朵一样的“腮上器” , 这样的腮上器通常只有原始鱼类才具备的器官 , 腮上器能帮助攀鲈纳入空气进行呼吸 , 所以即便攀鲈在陆地上也可以呼吸 。
不过万事都有好有坏 , 攀鲈的呼吸系统也不是如此完美 , 它们虽然有腮 , 但退化得十分严重 , 在水中生活时每隔十到二十秒就要将头探出水面 , 进行呼吸 , 不然就可能淹死在水中 。 尤其是下雨天 , 气压变低 , 水中氧气稀薄 , 攀鲈为了保证呼吸顺畅 , 就会爬上岸边 。
光是解决了陆地上呼吸的问题 , 貌似还不足以让攀鲈完成迁徙 。 攀鲈的第二件法宝就是它的腮盖和胸鳍 , 攀鲈的腮盖和胸鳍异常发达 , 还十分灵活 , 就如同人的手脚一样 , 能有效地帮助攀鲈位移 , 完成迁徙 。
强大的生命力攀鲈说到底还是鱼 , 就算有了两道强大的法宝 , 也无法长时间在陆地生活 。 如果迁徙了很久还没找新水源 , 攀鲈该怎么办呢?攀鲈的耐旱性极强 , 如果跋涉很久时间之后 , 依旧没有找到新的栖息地 , 它会降低要求 。
寻找一个湿度较大的泥潭 , 或直接委身钻入湿润的泥土之中 , 苟活续命 , 等待下一次大雨来临 。 攀鲈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攀上陆地呢?答案是寻找新的水源和食物 。 当赖以生存的池塘变得干涸、食物紧缺 , 攀鲈只得另谋出路 。 一切都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生存机会 。
此前在印度 , 还一直流传着攀鲈会爬树 , 吸食棕榈树上高达五英尺的果汁的说法 , 因为当地人老是在棕榈树树顶和树杈上发现攀鲈 。 丹麦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还在自己的报道中详尽地描述了攀鲈爬树情形 。
后来印度鱼类学家提出棕榈树上之所以会出现攀鲈 , 是因为攀鲈在迁徙的途中容易被鸟类捕食 , 这些鸟会将攀鲈叼走 , 放在树梢 。 只是后来又有学者对这样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 学者认为鸟类锋利的爪牙会使攀鲈丧命 , 而棕榈树上发现的攀鲈大多都还活着 。
虽然关于攀鲈会不会上树的争论老是一波三折 , 但一直没有有效的科学论证能将其一锤定音 。
本期文章到此就结束了 , 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 请关注我 , 为我点赞转发 , 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
推荐阅读
- 前妻谎称复婚占前夫75万鱼塘款,又占公公200万征收房,婚不复了
- 人类实现水下自由?全球首个“人造鱼鳃”问世4年,前景咋样?
- 男子花20万买下受伤鲶鱼,三年身价过亿,受伤鲶鱼到底有多金贵?
- 山区男子在家种地,卖几百斤玉米买鱼竿,网友:在用汗水去钓鱼
- 小伙子去客户家做客,发现厕所蹲坑下面是鱼塘,后来被邀请吃鱼
- 宁可扔掉,也没人吃的“清道夫鱼”
- 男子去朋友家做客被热情款待,上厕所后不敢吃鱼,“下不去筷子”
- “迷你鲨鱼”等足目动物正在入侵美加州并在咬人的脚
- 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鲨鱼,一次呼吸上岸停留一小时,就问你怕不怕?
- 乌龟分辨公母其实并不难,掌握了这几点你也可以轻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