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解锁了哪些新成就

text":"2021年10月16日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 成为入驻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 。 神舟十三号在轨驻留已经近6个月时间 , 是中国航天员最长的一次太空出差 , 目前 ,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即将圆满收官 , 并将于4月中旬返回地球家园 ,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哪些新成绩 , 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
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新纪录 , 是中国航天员为期最长的太空出差 。 目前已完成计划的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的各项任务 , 5个多月当中 , 航天员开展了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 任务期间 , 通过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 , 手控摇操作等试验 , 检验了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验证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和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 , 航天员首次在轨利用手控摇操作设备控制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 , 初步验证了空间站与来访飞行器手控摇操作系统的功能性能 , 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
一、5个多月中 , 先后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 , 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 第一次出舱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等任务 , 航天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 第二次出舱完成了全景相机C抬升 , 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功效验证等任务 , 航天员叶光富完成了首次出舱 , 本次任务的成功不仅为后续出舱活动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 也让实施舱外作业逐渐成为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工作常态 , 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
二、5个多月中 , 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 具备防护宇宙有害环境等功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 则帮助航天员完成了艰巨的出舱任务 。
三、5个多月中 , 全面考核了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 航天员还进行了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 , 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 在轨期间 , 空间实验试验项目有序进行 , 同时 , 作为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 面向青少年开设了天宫课堂 , 目前 , 乘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已在空间站内圆满完成了2次太空授课 。
目前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 这几天 , 航天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货包 , 加强身体锻炼 , 为返回做准备 。 神舟十三号乘组返回前的重点工作 , 要完成物品清点和物资转移、完成舱内环境的全面清洁维护控制微生物的滋长、完成下行物品的整理打包 , 另外要进行返回前的无人飞行模式状态设置和飞船的工作状态检查 , 航天员要加强失重防护锻炼 , 为返回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
酒泉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已准备就绪 , 迎接航天员们的返回 。 所有搜救力量已经全部进场 , 各大系统进行了分系统训练 , 组织了系统间匹配练习 , 后续将计划进行多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 针对神舟十三号返回新模式 , 东风着陆场搜救回收大队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
【神舟十三号――解锁了哪些新成就】2022年 , 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 , 今年将组织实施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 , 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 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 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 , 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遴选的首批空间站应用项目有望于今年开始陆续上行 , 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实验项目的实施 , 在实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同时 , 还在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