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奥秘:恒星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三 )



就像犯罪现场调查员一样 , 天文学家现在有了行星状星云形成前和形成后的快照 。 他们缺少的一样东西就是整个过程的录像 。 天文学家有希望捕捉到一颗正在变成行星状星云的红巨星吗?

到目前为止 , 计算机模型是“观察”这一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过程从头到尾的唯一方法 。 它们帮助天文学家确定了的场景 , 即伴星在绕主星运行很长一段时间后 , 由于潮汐力失去距离 , 坠入主星 。 弗兰克说 , 当它螺旋走向红巨星的核心时 , 伴星释放出“惊人的引力能” 。 计算机模型显示 , 这极大地加速了恒星脱离外层的过程 , 只需要1到10年 。 如果这是正确的 , 如果天文学家知道往哪里看 , 他们就能实时见证恒星的死亡和行星状星云的诞生 。
其中一个需要关注的候选者是长蛇座V(V Hydrae) 。 这颗非常活跃的红巨星每隔8.5年向两极喷射子弹状的等离子体团 , 在过去的2100年里 , 它还在赤道面咳出了六个大环 。 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拉夫文·萨哈(Raghvendra Sahai)在今年4月发表了这一发现 , 他认为这颗红巨星有两颗伴星 , 而不是一颗 。 附近的伴星可能已经擦过了红巨星的外壳并产生了等离子体喷射 , 而远处的伴星在俯冲轰炸轨道上控制着环的喷射 。 如果是这样的话 , 长蛇座V可能会吞食距它更近的同伴 。

最后 , 我们的太阳呢?对双星的研究似乎与我们的恒星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 , 因为它是单星 。 德信估计 , 有伴星的恒星质量损失速度是没有伴星的恒星质量损失速度的6到10倍 , 因为伴星剥离红巨星外壳的效率要比红巨星推掉自己的外壳的效率高得多 。

这意味着 , 有伴星的恒星数据不能可靠地预测没有伴星的恒星的命运 , 比如太阳 。 大约一半和太阳等大的恒星都有某种类型的伴星 。 德信表示 , 伴星会一直影响恒星风的形状 , 如果它离恒星足够近 , 它会显著影响质量损失率 。 太阳很可能会比那些恒星喷出它的外层更慢 , 并且停留在红巨星阶段的时间要长几倍 。

但关于太阳最后的活动还有很多未知 。 例如 , 尽管木星不是恒星 , 但它仍然足够大 , 可以吸引来自太阳的物质 , 并为吸积盘提供能量 。 德信说 , “我认为木星会形成一个非常小的螺旋 。 即使在我们的模拟中 , 你也可以看到它对太阳风的影响 。 ”

如果是这样 , 那么我们的太阳也可能会有一个华丽的谢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