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Sayings:
你多久没见爸妈了?
假期怂恿我妈来我这边一起过 , 还精心计划日程 , 却又以失败告终 。
我妈发来了她的“国庆安排”:
她说你那儿是不错 , 但没有一起跳拉丁的老姐妹 , 没有熟悉口味的小馆 , 连出门都会迷路 。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 , 远在家乡的父母年纪越大 , 我们越担心他们缺少陪伴 , 健康出问题 , 想着让父母来我们身边更好 , 但他们最后总会还你一句:
还是家里好 。
渐渐意识到 , 我们常常会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父母的幸福 。
但他们心里 , “家”的幸福感或许并不源自条件有多好 , 而是源于承载回忆的房子 , 多年积累的家具 , 亲手种的花草 , 认识很久的邻居……
那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物质和精神需求 , 一点一点建造起来的生活 。
当父母选择了那个「家」 , 我们也不得不隔着距离担心:突发意外怎么办?生病了没人照顾怎么办?有事瞒着你不说怎么办?等等 。
今天的文章里 , 几个年轻人讲了讲他们是怎么面对这些问题 。
明白爸妈想要、需要什么样的家 , 我们才明白怎样更有效地参与建设这个家 , 守护他们想要的生活 。
01
我妈从单位退休后 , 彻底回归了她老艺术家的生活 。
但 , 我还是怕她孤独 。
我爸被返聘后 , 每天全国来回飞 , 一个月只能回去 3、4次 。
我跟我妹也不在家 , 她一个人听歌、焚香、看书写字 , 挺无聊的 。
最近她把 2 楼房间空出来 , 开了个小书院 , 说“书法传承 , 要从娃娃开始抓” 。
她每天的生活变成了 , 追着社区那帮 10 来岁的孩子讲书法史 , 带他们提笔练字:
“身坐正 , 脚放平 , 屁股坐一半 , 身离桌一拳 。 ”
“嗯 , 记住了 , 刚下笔的时候 , 要慢、要准 , 不能轻飘飘的 。 ”
今年暑假书法大赛 , 她一个人要帮上百个学生准备比赛内容 , 劳心劳力地搞到半夜 , 我下班了她还没忙完 。
我和妹妹说把她接过来一起住 , 但每次都会被一口回绝:“我这儿热闹着呢 , 哪都不去” , 我们也只能随着她 。
回去时偷偷跟她那帮崽子们约法三章:“下次再气老太太 , 可就没零食吃了 。 ”
我挺安心的 , 她在家可以搭起喜欢的生活框架 , 选择最自在的生活状态 。
但也还是会担心——
现在我不担心她无聊了 , 担心她身体 。
经常搞到大半夜 , 好几次身体预警 , 一把年纪还“主动加班” , 还好她身体挺健康的 , 休息好就缓过来了 。
只能把招生大权揽在我手里:联系家长 , 做教学名单 , 一有空我就帮她带带小朋友 , 维护小社群打打杂 , 顺便监督她准时睡觉 。
以后可能会搬回家 , 做好大后方 , 守护她往前走就好了 。
02
我妈平时一个人吃饭挺凑合 , 随便就着青菜煮点面条就打发了 , 加上她又有胃病 。
所以趁休假第一天 , 我专门起大早去了菜市场 , 给她做好吃的 。
忙活了一上午 , 菜都上桌了 , 打电话才得知——
她带着自己的小剧团“团建”去了 , 啤酒、烤串、农家菜样样齐全 , 还敲锣打鼓地排上了演出 。
她给我打视频那会儿 , 一帮人挤满了镜头 , 社恐的我硬着头皮“王叔”“李姨”“邱爷爷”一个个打招呼 , 而我守着那桌菜当了一晚上的“空巢子女” 。
以前担心她一个人在家很孤独 , 没想到她朋友是我的好几倍:楼里退休的老教授 , 附近医院的医生 , 隔壁超市的老板……
推荐阅读
- 辽宁大连,男子被餐厅“四舍五入”多收1毛钱,向主管部门举报
- 这些地方的翡翠一定别买,买了就会被骗,翡翠的交易禁忌
- 广州:男子与站务员发生冲突,数次上前恶语中伤,网友:应当处罚
- 回顾:男子理发店修眉被宰,商家:修眉毛是按根收费,每根88元!
- 纳什首谈战术计划,阿德巴约欲增新技能,美媒爆3换2交易
- 湖人调整失败需做出选择!威少去太阳、保罗联手詹姆斯的交易建议
- 北溪被损毁,与土交易也受阻,俄只能将目光转向中国,迅速供气
- 单场7+4+2,小马丁转型求留队?越打越靠外,关键数据替补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