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量子力学:获奖者证明爱因斯坦的错误( 三 )


在量子信息技术中 , 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 量子精密测量是最接近产业化与实用化的 , 通过量子态对外界进行测量 , 在精度上突破了经典力学的散粒噪声极限 。 潘建伟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指出 , 量子精密测量的用途很广 , 包括时间、长度、温度等尺度 , 他预计接下来的5到15年间 , 各式各样的应用会陆续推出 。
郭光灿表示 , 量子通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量子节点联结在一起 , 共同构成一个量子网络 , 可以和量子计算融合在一起 , 这将是未来“有很大发展的一个方向” , 但在当下 , 我们仍处在对节点的研究过程中 , 而在应用层面 , 最有前景的则是量子计算机 。 潘建伟说 , 在五年内 , 有信心能建造出“一些专用的量子模拟机来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 而 10~15年后通用的量子计算会取得长足进展 。
这些都是在不远的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 。 而在更远的时间的尽头 , “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什么?
塞林格最喜欢的书是《银河系漫游指南》 , 这本书中有一台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 对于上述问题 , 在经过长达750万年运算与验证之后 , 超级计算机吐出的最终答案是“42” 。 作为一位狂热的水手 , 塞林格将他的船也命名为“42” 。 他说:“如果我们真正去深入了解为什么世界有量子力学 , 即42 的来源 , 我有一种感觉 , 我不相信量子力学是最终定论 。 ”
记者:霍思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