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重庆多大山 , 但大山里往往隐藏着世外桃源 。
我们的巫山县之旅 , 其中一个目的地就是下庄村 , 现在叫天路下庄景区 , 位于竹贤乡西部 , 大巴车或中巴车到达山顶之后 , 需要换乘电瓶车或小汽车才能抵达古村 。
下庄村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 四周被大山包围 , 村落位于巨大天坑的底部位置 , 也有人形容这种地形像一口井 , 村民都居住在井底 , 只能看到井口上面的一片天 , 每天比其他地方更晚看到太阳 , 但更早送走太阳 , 在古代兵荒马乱的时候 , 村民自给自足 , 生活安定 , 比外面世界幸福 , 但在和平年代 , 相对闭塞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下庄的发展 。
下庄所处的“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 景色非常秀美 , 但到处都是悬崖峭壁 , 有些地方甚至呈90度角垂直于地面 , 过去村民想出山只能沿着悬崖的缝隙或者小路前行 , 效率低 , 不方便携带物品且非常危险 。 因为天堑 , 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下庄 , 又因为贫穷落后 , 很多适龄青年都找不到老婆 。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 , 从1997年开始 , 村民在毛相林的带动下一共历时7年 , 牺牲了6条生命 , 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一条8公里的出山路 。
8公里道路在现在听起来似乎是个普通的数字 , 但放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和特定环境就让人非常感动 。
下庄天路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村民自筹 , 108个修路好汉也是当地村民 , 他们修路为的是连通外面的世界 , 让子孙后代不再遭受贫困之苦 , 是一种不抱怨、不放弃 , 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和执行力 。
8公里的出山路 , 是修路英雄用汗水和血肉之躯换来的 。 望着眼前的悬崖峭壁 , 稍微胆小的人都会双腿发软 , 但下庄人用非凡的意志和过人的毅力最终实现了梦想 。
下庄村有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 通过图文、实物的形式介绍当年修筑天路的起因、经过 , 以及现在的变化 , 因为事迹实在感人 ,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 , 同行中有几个朋友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 , 我也不例外 。
陈列室里有一张老师上课的图片 , 黑板上的话带给我们很大的触动 。
这句话是这样写的: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 , 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 。 这是多么质朴有力的一句话啊!
相信下庄精神会激励一代代人不畏艰难 , 砥砺前行 。 只要心中抱有希望 , 通过努力总能到达“彼岸” 。
当年108位修路好汉不仅要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劳作 , 吃住也是在工地上 , 有的人几个月都没有回家 , 偶尔能吃到一碗面条就已经感到非常幸福 , 即便如此 , 他们也毫无怨言 。
他们的努力得到媒体的关注 , 最后在多方的合力下改变了现状 。
毛相林说过“山凿一尺宽一尺 , 路修一丈长一丈” 。
了解了下庄天路的历史 ,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几句歌词“命运是对手 , 永不低头 , 从来没怨半句 , 不去问理由 。 仍踏着前路走 , 青春走到白头 , 成功只有靠一双手” 。
现代人遇到问题总是有很多抱怨 , 但这种抱怨无助于解决问题 , 与其自怨自艾 , 不如学习下庄精神 , 做一个迎难而上的“开路人” 。
在下庄村的愚公讲堂 , 我们遇到了当年带领村民开凿天路的毛相林 , 老爷子个头不大 , 但全身散发出正能量 。 因为下庄天路的修路事迹 , 他在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
推荐阅读
- 露营|干货分享必须遵守的露营礼仪(上)
- 露营|“天价”露营,割今年最后一波韭菜
- 露营|“天价”露营,割今年最后一波韭菜?
- 上海市|那些有固定工作,却租住在旅馆的年轻人?
- 露营|露营是成年人的过家家
- 露营|千岛湖面积580平方公里,环湖一圈138公里,适合彪悍的骑行爱好者
- 露营|贵阳花溪:慢游平桥赏秋景
- 露营|国庆金秋 沂蒙山龟蒙景区邀您来登山露营 共赏壮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