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7月 ,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在此次更新中 , 我国有两种珍稀的鱼类更新了濒危等级 , 分别是白鲟和长江鲟 , 其中 , 白鲟由野外灭绝(EW)更新到了灭绝(EX) , 而长江鲟由原本的极危(CR)更新为野外灭绝(EW) 。
灭绝的长江白鲟
在这里我们稍微的说一下灭绝与野外灭绝的区别 , 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完全从地球上消失 , 这个等级是最高的 , 而且是非常严谨的 , 因为确定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是非常困难的 , 需要科学家们在该物种的自然栖息地中进行多次、多年的考察最终才能被确认 。 比如上面说到的长江白鲟 , 它其实最后一次出现是在2003年 , 从那以后就没有发现过个体存活了 , 但是出于严谨 , 经过数次调查后 , 在今年的7月才宣布其灭绝 。
而野外灭绝是指该物种的最后一个野生个体死亡 , 但是人工圈养下依然存在 , 比如我国的华南虎就是野外灭绝 , 其确定与灭绝一样也需要多次、长时间的调查 。
长江白鲟的灭绝已经成为现实了 , 不过 , 长江鲟近日却传出了好消息 , 近日有市民在湖北省团风县罗霍洲网红沙滩发现了一条奇怪的鱼 , 市民随即向湖北省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求助 , 经过辨认 , 这条鱼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被认定为野外灭绝的长江鲟 。 (如下图:)
长江鲟虽然是今年被IUCN更新的濒危状态 , 但其实早在1994年 , 葛洲坝下游的长江鲟就已经消失了 , 而且从2000年开始 , 长江鲟的野外自然繁殖就已经停止了 , 到了2002年春季和2006年的春冬 , 科学家们在长江进行了3次大范围的科研捕捞 , 结果只有2002年5月7日 , 收集到一条被渔民误捕的长江鲟 , 从那以后 , 再也没人见过野生长江鲟 。
也就是说距离上次发现野生长江鲟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 , 那么为何已经野外灭绝了20年的鱼还能“复活”(再次出现)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长江鲟的野外灭绝
长江鲟原学名达氏鲟 , 不过在2021年2月5日 , 我国发布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将其更名为长江鲟 , 因为长江鲟不但是我国独有的鱼类 , 还是长江独有的鱼类 。
从外观上看 , 长江鲟与中华鲟有些相似 , 毕竟二者都是鲟科鲟属下的鱼类 , 而且还是同环境内生存的鱼类 , 不过 , 它们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 首先是体型 , 中华鲟有着长江鱼王之称 , 它的体型庞大 , 最大体长可达5米 , 体重可达600公斤 , 而长江鲟体长平均在90厘米左右 , 最大体长2.5米 , 比中华鲟要小很多 。
其次可以看背部的骨板 , 长江鲟的背部骨板更加的明显 , 尤其是从上面看 , 毕竟长江鲟的背部通常是灰黑色的 , 这样会显得白色的骨板更加的明显 , 而中华鲟的的背部为青黄色或者青灰色 。 除此之外 , 它们的之间几乎是没有外观上的差异的 , 包括鱼鳍、嘴巴等等 , 因此 , 即使是阅鱼无数的渔民也很难区分二者 , 只不过 , 通常人们会把长江鲟当成中华鲟 。
准备放流三峡的中华鲟
长江鲟的野外灭绝之路其实也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 早在20世纪 , 长江鲟是长江主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 , 占到长江全年捕捞量的10%左右 , 如此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捕捞 , 让长江鲟的种群数量不断的下降 。
其次 , 长江鲟也是洄游性鱼类 , 它虽然不像中华鲟那样长距离迁徙 , 但是在繁殖期它们依然需要进行迁徙 , 但是随着长江上大坝的建立 , 阻挡了它们的洄游之路 , 同时也将原本数量因为过度捕捞而减少的长江鲟的栖息地碎片化 , 最终使得它们在21世纪初就消失了 。
推荐阅读
- 湖北孝感,一男子因孩子起摩擦,怒扇小孩妈妈两巴掌
- 湖北,武汉。张女士的两件衣服卖了440元
- 湖北襄阳,一男子为了中奖连续拧开超市8瓶饮料,直至中奖才停手
- 案例 湖北21岁少女惨遭杀害,警方靠纹身破案,真凶身份出人意料
- 十一假期气温冰火两重天,网友感叹:这天气绝了
- 湖北喝酒怪相:不碰白云边,不喝黄鹤楼,反而偏爱4款廉价酒
- 30000条被困江鱼放生长江,网友:鱤鱼咋也放生,不怕吃光鱼吗?
- 太古板?宁波女子谈了个湖北男友,家里人强烈反对,都不想她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