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获得了2次诺奖:居里夫人、鲍林、巴丁、桑格、沙普利斯


他们获得了2次诺奖:居里夫人、鲍林、巴丁、桑格、沙普利斯


文章图片


他们获得了2次诺奖:居里夫人、鲍林、巴丁、桑格、沙普利斯


文章图片


他们获得了2次诺奖:居里夫人、鲍林、巴丁、桑格、沙普利斯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 —— 爱因斯坦
10月是属于诺贝尔奖的 , 虽说诺奖已经没有10年前风光了 , 但还是吸引了大众的关注 。 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 , 诺奖代表了科学领域的最高水平 , 科学家能获得一枚诺奖 , 那是可以流传百世的事情 。 如果能得两枚诺奖 , 那就是传奇人物了 。
今天 , 我就来聊聊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五位非凡的科学家 , 他们获得了两次诺奖 。
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 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 , 就是大家熟知的居里夫人 。 她在1903年 , 和她丈夫 , 皮埃尔·居里 , 以及贝克勒尔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在1911年 , 玛丽·居里因为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奖 , 不过不是物理学奖 , 而是化学奖 。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 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 。 这很不容易 , 大家都知道 , 诺奖对女性科学家并不友好 。 从1901年 , 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颁奖以来 , 到2022年 , 已经有122届获奖人了 , 但一共才4位女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63年 ,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 , 第三位则是2018年的加拿大科学家多娜·斯崔克兰 , 第四位则是2020年的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 。
【他们获得了2次诺奖:居里夫人、鲍林、巴丁、桑格、沙普利斯】玛丽·居里在20世纪的早期 , 那时候对女性科学家的歧视比现在更厉害 , 她能够两次获得诺奖 , 除了个人出色的科研能力外 , 跟她的人格魅力有很大关系 。
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去世后 , 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 。 因为篇幅关系 , 我只摘录了一段: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 , 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 , 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 这样的困难 , 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 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 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新局面 。 这是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称赞 。
莱纳斯·卡尔·鲍林
鲍林(Linus Carl Pauling , 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 , 美国著名的化学家 。 他在1954年 , 因为化学键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鲍林是第二位获得两枚诺奖 , 而且和玛丽·居里一样 , 是不同的诺贝尔奖项 , 而且他们只有他们俩人获得过不同的诺奖 。
鲍林是个科学天才 , 也是个奇才 , 涉猎了不少领域 , 在很多领域有很大的建树 , 也有领域有争议 。
鲍林的几个贡献 。 第一 , 他提出了杂化轨道的理论 , 其实就是用量子力学来解释化学键 , 解释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 第二 , 鲍林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 发现了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 这个发现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另外 , 鲍林是个社会活动家 。 二战结束后 , 鲍林参加反战活动 , 反对核试验 。 他起草反核宣言 , 在世界范围内征得11000多名科学家签名后 , 提交给了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 , 还写了一本反核的书《不再有战争》 , 还和罗素等人创办了反对战争的杂志等等 。 因为这个 , 他获得了和平奖 。
不过 , 鲍林到了晚年 , 在科学上有些“声名狼藉” , 原因是他不遗余力地在宣传维生素C的功效 。 在1970年 , 鲍林写了一本书《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 , 他认为每天服用1000毫克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 , 可以抗病毒 。 后来他甚至写了一本书 , 说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的维生素C , 可以抗癌 。 后来还写了一本书 , 说如果要健康长寿 , 每天服用维生素C6~18克……鲍林后来还认为可以增加剂量 。 这件事遭到了全世界医学权威的反对 , 主要是剂量方面的争吵 。
我自己觉得 , 鲍林的论断是有道理的 , 维生素C对人体确实非常重要 , 可以健康长寿 , 可以抗癌 , 当然也可以预防感冒 。 至于剂量 , 则需要实验来验证 。 总体来说 , 鲍林活到93岁 , 也算是一个实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