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乔治·梅里爱执导的《月球旅行记》(1902)在电影流派尚未明确归类和划分之前 , 充其量被称为是一部神话剧或幻想片 , 但对于未来科幻电影所起到的作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 影片的科幻创作灵感来自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 , 梅里爱巧妙地将两者的文学作品进行捏合 , 创作了电影剧本 , 并亲自出演片中六位登陆月球的天文学家之一 。 由于是他倡导并说服多位天文学家进行登月探险行动 , 并且在地球人与月球人的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 梅里爱又是片中的首席天文学家 , 也自然是影片的主演 。
作为导演的梅里爱在影片中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 登月冒险故事具有近乎疯狂的想象力 , 在早期有限的物质条件和缺乏资源保障的条件下 , 梅里爱展现出惊人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能力 , 对人类知之甚少的月球景象进行了艺术性刻画 , 多种开创电影历史先河的镜头讲述方式和技巧 , 被电影史学家视为珍宝 , 影片是梅里爱作为电影艺术先驱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的一个代表 , 被公认为是科幻电影流派的鼻祖作品 。
乔治·梅里爱
为什么《月球旅行记》被称为科幻片的鼻祖呢?这与乔治·梅里爱的魔术师身份、他对拍摄技巧的多年实践和个人丰富想象力密切相关 。
魔术带来的魔幻视效
出生于1861年的乔治·梅里爱 , 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和表演的天赋 , 17岁他就在家里穿着戏服表演各种戏剧 , 后来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魔术师和木偶剧演员 。 极其幸运的是 , 他成为了电影艺术诞生过程的参与者 。 1895年 , 当卢米埃尔兄弟的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首映时 , 他花了1法郎成为了世界电影史的第一批观众之一 , 现场见证了电影这门艺术形式最初的诞生过程 。
梅里爱立刻被“活动的画面”深深吸引 , 好在父亲是一名制造商 , 死时留下一大笔遗产 , 加上妻子家庭的资助 , 他拿出两万法郎想购买“电影机” , 却遭到了婉言谢绝 。 34岁的梅里爱年轻气盛 , 认准了电影行业是自己的人生事业 , 他从英国伦敦买了一台由罗勃特·W·保尔制造的摄影机 , 开始学习拍摄电影 。 在原有摄影机的基础上 , 梅里爱和两位工程师对设备加以改进 , 终于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摄影机 , 并在1896年申请了专利 。
梅里爱拍摄的电影短片在开始时模仿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的影片 , 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 他所拍的80多部短片也没有新意可言 , 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 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 。 1897年 , 他在自己美丽的庄园用8万法郎建造了摄影场之后 , 才开始注意到特技摄影 , 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 并逐渐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天赋 。
乔治·梅里爱的魔术表演
虽然有“科幻小说之父”之称的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受到广泛的欢迎 , 但文学作品拍摄成电影尚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 , 在当时条件下 , 拍摄出如同神话般的电影是难以想象的 , 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但早期的魔术表演启发了梅里爱电影的构思 , 他将许多魔术表演手法运用到电影拍摄当中 , 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 神奇的画面令观众目不暇接 , 起到了违反生活常识的魔幻效果 。
在影片的开始 , 一群星相学家在装有天文望远镜的大厅里 , 等待梅里爱的到来 , 他们手里拿着拐杖 , 但当他们需要坐下来听梅里爱在黑板上讲述从地球到月球的构想时 , 举起来的拐杖神奇般地变成了板凳;在到达月球之后 , 梅里爱将自己的雨伞插在地上 , 雨伞魔幻般地变成了大蘑菇 , 并且在迅速生长 , 越来越大 , 奇幻的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是革命性的 ,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 是早期动画效果的雏形 。 魔术技巧在电影中创造性的应用 , 使得梅里爱的电影具有了超越现实的影像 , 产生了神奇的视觉效果 , 具有了神话电影的韵味 。
推荐阅读
- 被忽视,被家暴,被染上艾滋病!是谁造就了1600万同妻这场悲剧?
- 东欧废土科幻巨制,生物朋克与末日求生,烂番茄新鲜度90%!
- 征服宇宙的曲速飞行技术为何突然成了世纪级的伪命题?
- 科学解释也是需要细节支撑的
- 发现了,行星是这样形成的?天文学家在外星世界看见了什么
- 宇宙膨胀的速度大于光速,这和光速最快理论矛盾吗?
- 土星星环是个大型停车场?这些UFO的能源来自土卫八
- 质量是太阳300倍!131亿光年外,第一代恒星遗迹疑似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