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深蓝SL03也有类似的服务 , 该车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功能 , 搭载3颗毫米波雷达、6颗超声波雷达共15个感知硬件 。 用户在后期可以通过2万元的价格升级至高阶智能驾驶辅助 , 换装包含1颗4D成像毫米波雷达、4颗高密度点云毫米波雷达在内的34个感知硬件 , 实现NID 3.0领航智驾辅助 。
汽车分析师刘丹表示 , 硬件预埋本质上是消费者承担成本的问题 , 自游家和长安深蓝的硬件升级方案 , 给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机会 。
实际上 , 造车新势力们也有硬件升级的案例 。 例如今年5月 , 岚图推出了“岚图FREE 8155车机硬件系统升级计划” , 用户可以在官方APP中选购“智能无忧包” ,费用为4999元或等值积分兑换 。
7月 , 蔚来宣布了针对老款“866”车主的硬件升级计划 , 提供两个升级选项:
一是售价9600元的智能座舱升级包 , 包含高通8155芯片、4枚30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800万像素行车记录仪摄像头、250万像素座舱摄像头 。 安装这套系统时 , 车内顶棚控制区域总成、车外后视镜、雨量光线传感器都会一并更换 。
二是售价12600元的5G版智能座舱升级包 , 在9600元升级包的基础上 , 增加了2根5G天线和5G中央网关 。
由此可见 , 硬件付费升级的方案拥有很高的可行性 , 只不过要求在技术层面上做到标准统一 , 且尽可能实现模块化 。
大众汽车正在打造的灯塔项目 , 正是追求硬件的标准化 。 只是他们采用的方案也是提前预装几乎所有的车载硬件 , 用户可以在后期通过车内的数字生态系统“按需”激活所需功能 。
不过大众汽车方面表示 , 虽然看上去预装硬件增加产品了成本 , 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会缩短产品的装配线 ,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 , 其实是节省了生产成本 。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简单理解为 , 产品的出厂价格并没有增加多少 。
即便如此 , 先预埋硬件再付费解锁或订阅的模式目前仍存灰色空间 。
有分析指出 , 付费订阅应该是提供增值服务和差异化服务 , 不能应用于基础服务 , 更不能制造二次收费陷阱 。
一名律师告诉凤凰网汽车 , 车企在推出付费订阅功能时 , 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订阅的范围和收费标准 , 并将相关的内容写入购车合同中 , 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否则就涉嫌构成消费欺诈 。
【硬件预埋:羊毛出在牛身上】短期来看 , 硬件付费升级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 同时也可以避免车企在前期过度宣传 , 形成一股不正的内卷之风 。 长期来看 , 这种方式或许不会影响付费订阅模式深入汽车市场 , 但是可以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加自由 。
推荐阅读
- 还要交易!顶级3D辅佐三巨头,要起飞啊
- 上市8个交易日,大众两次出售保时捷获利近1400亿元,上半年中国交付量下滑16%
- 大街上“高价收老酒”,原来里面竟暗藏“猫腻”,小心别中计
- 梦幻西游:盲僧误买假须弥的自救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下一位受害者
- 什么叫期货通俗一点
- 火箭受益步行者摆烂!2换1,申京表现欠佳,斯通找到替代者
- 2023年!房屋贷款将迎来新‘变化’,买房子又增加了一个新方式
- 球员就是商品!一个休赛期被交易3次,他甚至还来不及搬家
- 33-23!24中8!兰特啊,再这么下去又要被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