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黑了10年,鲁豫终于变得人见人爱( 二 )


夸人夸得十分内行 。
广智炸场之后 , 鲁豫问他 , 对脱口秀演员的创作来说 , 是生活没那么富裕时 , 段子来得更容易 , 还是生活变好之后更容易 。
用浅显明白的话 , 问了个很有深度的问题 。




Rock讲自己为了上综艺去做医美 , 鲁豫没给灯 , 她解释说好看的女孩说自己容貌自卑 , 不胖的人说自己胖 , 都会给人带来压力 。
大家都很信服 。

后来 , 有现场观众说鲁豫的点评被剪掉了几句 , 表达的意思是作为容貌焦虑的制造者(男性) , 去讲容貌焦虑 , 就更加不合适 。
又拔高了一层 。

通过这两期节目 , 很多人惊讶于 , 突然发现鲁豫好有才华呀 , 这——难道她不是一直都很有才华的吗?

《鲁豫有约》开播20+年 , 做了3000+集 , 采访了10000+人 , 国民度远超所有其他访谈类节目 , 鲁豫也被CNN报道为“中国奥普拉” 。
梁安琪、希拉里都指定只接受她的采访 。


不只《鲁豫有约》 , 在凤凰卫视时 , 她还主持过很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 , 比如香港回归 , 澳门回归 , 戴安娜王妃葬礼 , 美国总统大选 , 911事件等等 。
没才华没实力 , 只靠尬笑和“真的吗?我不信”就能做到?我不信 。
但 , 在她来脱口秀大会当领笑员之前 , 网络上留下的 , 多是她的负面差评 。
甚至还被各种花式剪辑 , 玩梗也层出不穷 。

日久天长 , 鲁豫的差评“深入人心” , 才华则“无人知晓” , 才有了今天的所谓“改观” 。
你看 , 网络世界对一个人的评价 , 是多么的以偏概全 。
刚好这两期节目有一个主题是“退网吧 , 我累了” 。 杨笠就举了个例子 , 说在村民围观的父亲葬礼上 , 她一路大哭 , 弟弟却因为哭不出来 , 担心背负“不孝子”的名声 。
外人都以为葬礼上哭得最大声的那个最孝顺 , 却不知道父亲生病一年多的时间里 , 都是弟弟每一天陪在身边照顾 。

眼前看到的那一幕无论真假 , 至少都不是真相的全部 。
但对一个人全面的评价 , 又真的很难 。 尤其是现在的网络社会 , 多面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的人和事 , 显然不如无限放大的片面尖锐的声音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 。
鲁豫最为人诟病的 , 是她对着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追问 , “为什么不吃肉呢 , 肉很容易坏吗 , 还是什么原因?”


这话引发众怒 , 鲁豫也成了“何不食肉糜”的反面教材 。



▲也有网友说 , 鲁豫看小朋友太拘束 , 故意装傻引导 , 小女孩确实马上就笑起来 , 话也多了 。
其他的反面例子 , 诸如:
胡歌回忆那场车祸让自己的脑袋大了1.5倍 , 鲁豫说“我觉得你大了一倍也会挺好看的吧 。 ”
周迅兴奋地聊到一下子见到很多喜欢的演员 , 说“你能想象我的那种开心吧?”鲁豫冷漠:我不能想象 。
周星驰说起拍《长江7号》自己说自己很英俊时 , 张雨绮就笑 。 鲁豫说 , 同样的话你要一说我们就会觉得很好笑啊 。
星爷明显生气了 , 反问你觉得很好笑吗?


不过结合上下文 , 就会发现 , 这里是星爷误会了 , 他以为鲁豫嘲笑他的长相 , 而鲁豫的意思是同样的话 , 喜剧演员说出来就会很好笑 。
其实是一句赞美 。
但说回来 , 采访了上万人 , 问过几十万个问题 , 谁能保证面面俱到 , 万无一失?
即便鲁豫现在的“无脑尬聊”集锦 , 有几十、上百个案例 , 相比她的采访总量来看 , 是不是也已经是十分微小的比例了 。
当然 , 因为是“错题集” , 又被传播反复强化记忆 , 所以让人记得格外清晰 。
看过那么多期《鲁豫有约》 , 我也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
比如她会直接问梁安琪 , “你真的可以忍受4个太太共享一个丈夫么?”对方仍然觉得她很真诚 。

她让王健林在镜头前随意的说出: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 , 比方说 , 先挣它一个亿 。

朴树抱怨有段时间“看不到希望 , 有强烈的不平衡 , 凭什么大家就把我忘掉了?”鲁豫说:没有人忘掉 , 是你不带我们玩了 。


刘翔参加48次比赛 , 取得36次冠军 , 6次亚军 , 3次季军 , 可人们只记得伦敦那场退赛 , 鲁豫问他“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能感受到吗?”刘翔一直按捺着的情绪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 。


肖浑写了篇文章 , 说有网友仔细比较了李敖分别上杨澜和鲁豫的节目 , 李敖在杨澜的节目里就是一派虚头巴脑的大师风范 , 而在鲁豫的节目里就更放得开 , 妙语如珠侃侃而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