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天文学家的超新星“预警” 。
超新星爆发假想图 。 假如爆发的超新星周围存在行星 , 那么这些世界的结局会很惨 。 CFA
超新星爆发是毁天灭地的大事件 。 除了Ia型以外 , 其他类型的超新星都是大质量恒星坍缩的结果 。 恒星因为可供核聚变的元素耗尽而停止燃烧 , 进而外层崩溃 , 与内核碰撞反弹引发剧烈爆炸 。 能够以超新星爆发结束一生的恒星质量都很大 , 且在生命的晚期会膨胀成硕大无比的红超巨星 。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的天文学家近日“设计”了一个“预警”机制 , 试图通过观察发生在红超巨星身上的一些特殊变化 , 对超新星爆发进行早期预测 , 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10月13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
能够成为红超巨星的恒星质量大约相当于8至20个太阳 。 研究人员发现 , 这些庞然大物在爆发前几个月 , 会因为周围积累了大量不透光的物质而突然变暗 , 且其亮度可以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下 。
一直以来人们不知道这些物质的积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 而这一次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 , 还原了这些红超巨星被物质“茧”包裹在内时的样子 。
【假如你在夜空中发现这种怪象,可能意味着某个世界要毁灭了!】研究人员在观测记录里发现 , 有些超新星在爆发前一年拍摄的照片里看起来还是正常的 。 这意味着它们的物质“茧”形成的时间长度可能不会超过一年 。 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 。
研究人员表示 , 从前天文学家只能在超新星爆发后才能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 而现在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 , 就能将望远镜指向那些突然变暗 , 且亮度下降到原来百分之一以下的恒星 , 实时监测它们被冲击波撕裂的整个过程 。
换而言之 , 这个“预警”机制指的是 , 假如我们发现某颗红超巨星亮度突然下降到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 , 暗得几乎看不见 , 那么它大概率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爆发成超新星 。
在很大程度上 , 这个“预警”机制仍然只是一家之言 。 但假如真是这样 , 以此标准来看 , 参宿四最近一次变暗 , 确实距离爆发还远 。
推荐阅读
- 太阳系是被刻意设计出来的吗?
- 恒星的质量有上限,体积呢?同样有极限
- 想不想搭乘“鹦鹉螺号”一起探究深海采矿的机遇和挑战
- 六年时间,暗能量相机调查计划拍摄了25亿个天体,收获颇多
- 在两个最“硬核”的星球上,高空大气中漂浮着一种沉重的金属
- 可怕的比邻星:7秒之内,亮度暴增1.4万倍,行星表面化为焦土
- 在零下273.15度,连光也可以被冻住,这绝对的零度,究竟有多可怕?
- 韦伯望远镜捕捉到了一组真正奇怪的由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光环
- 你有听过旋转的暗物质吗?它在银河系外,这是天文学家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