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9个月后,薇娅被告上法庭( 二 )


面对这个尴尬的结果 , 品牌商与叶一茜其所在的MCN机构快乐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 , 最终 , 该MCN机构以未承诺过销售金额为由 , 仅退回一万元坑位费 。
除此之外 , 歌手杨坤在直播时也被多名商家怀疑刷单 , 明明当日销量很好 , 第二天目前却出现大量退货现象 。
无独有偶 , 小沈阳卖一款白酒 , 当晚下单20多单 , 次日退货16单;有网友爆料商家花10万请汪涵直播带货 , 退款率竟然高达76.4% 。
然而 , 据《深网》报道 , 经营直播刷量的商家曾表示 , 刷量软件在双十一期间需求非常大 , 每天有几百万的流水 , 从中不难看出 , 以上案例只是直播带货乱象的冰山一角 ,
可以说 , 在直播带货飞速发展的背后 , 行业泡沫正在加速膨胀 。

国家重拳出击 , 市场趋于平稳幸运的是 , 在经历了爆发式的野蛮生长时期之后 , 直播电商开始进入监管时代 。
针对直播刷单注水乱象 , 我国在不断出台相应政策 。 2020年11月13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便为刷单、刷数据等现象进行意见征集 , 以便完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 。
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得知 , 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 , 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不得出现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不得发布虚假信息 , 欺骗、误导用户等 。
2021年8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 , 再次对线上虚假宣传、刷单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监督细化和规范 。
而在薇娅偷漏税事件后 , 主播的税务规范问题也引起了重视 。 今年3月 , 国家三部委(网信、税务和市场监督)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
《意见》指出 , 网络直播平台必须对直播者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否则将对平台处以偷逃税款0.5倍的罚款;网络直播发布者开办的企业和个人工作室 , 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 对其原则上采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所得税 。
此外 , 还会对为网络直播发布者违法违规策划、帮助实施偷逃税行为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依法严肃处理和公开曝光 , 进一步加大了惩戒力度 , 推动了监管全面化 。
如今 , 随着这些针对数据造假的监管文件出台 , 直播带货已经趋于平静并走向有序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 , 8月10日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上)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预计 , 2022年国内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可达34879亿元 , 同比增长47.69% 。 从中不难看出 , 直播带货依旧繁荣 , 依旧站在风口上 。
与此同时 , 直播电商行业也呈现出去头部化、去中心化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 不管是MCN、主播还是品牌商家 , 都需要从自身做起 , 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直播带货 , 进而维护行业的繁荣发展 。
当一个行业走向巅峰时 , 必然会出现“搅局者” , 这似乎是不变的规律 。 但是乱世出英雄 , 在大浪淘沙之后 , 直播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元素、新玩法 , 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内容和形式 , 进而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
【消失9个月后,薇娅被告上法庭】作者 | 风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