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女爱慕一少年,二人尼姑庵相会,云雨过后少年一命呜呼


一少女爱慕一少年,二人尼姑庵相会,云雨过后少年一命呜呼


文章图片


一少女爱慕一少年,二人尼姑庵相会,云雨过后少年一命呜呼


文章图片

【一少女爱慕一少年,二人尼姑庵相会,云雨过后少年一命呜呼】
一少女爱慕一少年,二人尼姑庵相会,云雨过后少年一命呜呼


古代有一少女爱慕一少年 , 二人相约闲云庵相会 , 云雨过后少年竟一命呜呼了 , 多年后给女子托梦 , 只因前世夙缘未断 。
这个少女家住西京河南府梧桐街兔演巷 , 是家中的独女 , 名叫玉兰 , 18岁 , 长得花容月貌 ,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 针线活做的也是无 人 能 及 , 真是一代才女 。

父亲名叫陈太常是个大官 , 任太尉一职 , 看到女儿如此优 秀 , 倍感欣慰 。
一日找来媒婆说了自己择婿的三个必 须要求:第 一要是将相之子;第 二要才貌相当;第 三要名登黄甲;满足这三个要求还必 须入赘陈家 。
眨眼间玉兰小姐已经19岁了 , 还没有合适人选 。
上元佳节 , 皇上下旨举国同庆 , 处处观灯 , 家家取乐 , 好不热闹 。
话说这兔演巷有一户阮姓人家 , 家里有个儿子排行老三 , 名叫阮三郎 , 19岁 , 相貌非凡 ,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 喜欢吹 箫 。
上元节约了几个兄弟在家弹唱赏灯 , 一直玩乐到三更天 , 才送朋友们出门离开 。
看到月色明亮 , 便坐在门口的石阶上 , 对月而坐 , 拿出箫又吹了起来 。
阮三家与陈家对门而住 , 玉兰小姐赏完灯准备要去休息 , 突然听到街上有箫声传来 。
便让丫鬟去街上看看是何人在吹 箫 , 丫鬟回来对小姐说:“是对门儿阮三郎在门口吹 箫 。 ”
听了一会儿 , 心想:“此人必定才貌出众” 。 回到房中 , 一 夜未睡 , 心心念念想着阮三郎“我若能嫁给他 , 也不枉此一生 ,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见面才好 。 ”

一天晚上 , 阮三一个人在家中独坐无聊之时 , 便拿出箫 , 在临街的庭院吹了起来 。
突然看到有个侍女推门进来 , 向阮三问好 。 侍女道:“我是对门陈小姐贴身侍女 , 小姐爱慕公子 , 请公子前去一见” 。
阮三回道:“小姐是官宦人家 , 家规森严 , 进去容易 , 出来就难了 , 请回复小姐怕是出入不便不好进去” 。
丫鬟回去告诉了小姐 , 小姐将自己手上的一个镶金宝石戒指取了下来 。
让丫鬟把这个戒指交给阮三郎 , 带他来见我一面 。
阮三这次看到有戒指为证 , 又有丫鬟引路 , 便跟随来到了陈家二门外 , 小姐早在门外等候 。
二人刚见面还没有开口说话 。 便听到门外有人吆喝道:“太尉回府 。 ”
吓得小姐赶紧回到闺房 , 阮三也慌慌张张地跑回家去 。
回家后阮三把戒指紧紧戴在左手指上 , 对小姐一见钟情 , 只恨闺阁深沉没有办法通信 , 心中十分难过便得了相思病 , 卧床不起 。
一日阮三的好友张远 , 听闻阮三有病月余 , 便来到家中探望 , 问到:“三哥多日不见怎么病成这样?”
阮三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 张远想为阮三把脉看看 , 刚拿起左手便看到了 , 手上戴着镶金宝石戒指 , 乃是女子之物 , 便明白了病根从何而来 。
张远道:“你我认识多年 , 有什么话说出来 , 我会替你保密 。 ”
阮三见无法隐瞒就将事情说了出来 , 张远答应想办法帮阮三完成心愿 。

从枕边拿出两锭银子 , 交给张远当做费用 , 张远离开后在陈家门前站了两个小时 , 都没有找到机会把话传进去 , 只能先回去再做打算 。
次日又来看看有没有 机会 , 没多久便看到有人捧着两坛小菜 , 吩咐门口人说:夫人让送到闲云庵交给王师 傅 。
张远一听来了机会 , 这闲云庵的王尼姑自己刚好认识 , 心想:“这王尼姑与夫人相熟 , 可以找她传递消息 。
第 二天一早 , 拿了两锭银子 , 便来到了闲云庵 , 刚巧碰到了王尼姑要出庵门 。
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王尼姑 , 那王尼姑也是贪财之人 , 看到银子半推半就答应了 。
张远看到尼姑没有拒绝 , 便去找阮三拿来了镶金宝石戒指交给尼姑 。
过了几日 , 那王尼姑来到陈家 , 带着几坛小菜和粥让妇人小姐尝尝 。
夫人与尼姑在家吃斋 , 小姐也在旁边陪着 , 那尼姑开口道:“四月初八我佛诞辰 , 邀请夫人和小姐光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