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


“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


文章图片


“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


文章图片


“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


文章图片


“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


南开大学吃螃蟹 , 推出了中国第一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 。 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 , 新瓶装旧酒;有人说这是敢为人先 , 奋勇争第一 。 今天咱们不妨来分析分析 , 这两种说法哪个更有道理 。

一、概念是新的
说到“元宇宙学院” , 就不得不提到“元宇宙”这个概念 。 10个人里最少有8个曾经听说过这三个字 , 但能把这三个字说明白的人 , 恐怕1个都没有 。 用最最直白的话来说 , 元宇宙是结合了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众多技术的虚拟网络世界 。

曾经有一个风靡一时的概念 , 叫做“虚拟现实” , 曾经有两个令人侧目的词语 , 分别是VR和AR , 借用它们更容易理解所谓的“元宇宙” 。 所谓的“元宇宙”并没有多么高大上 , 外衣虽然光鲜亮丽 , 内里却可能乏善可陈 。 也难怪它从曾经的一夜蹿红 , 混到了如今的毁誉参半 。
国内的高校纷纷抢滩“元宇宙”也并不是孤例 , 各大城市的所谓“元宇宙”创业园、“元宇宙”公园不也搞得如火如荼吗?我不敢贸贸然给这种现象下一个“跟风蹭热点、炒作概念”的定论 ,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 最起码南开大学“元宇宙学院”的宣传短片 , 看上去还是挺别扭的 。

二、应用是旧的
听一听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是怎么说的吧 , 他说通过“元宇宙”沉浸式教学 , 有利于学生实时掌握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前沿进展 , 全面提高新闻传播技能和本领 。 他说今后将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 , 联合相关院系以及元宇宙领域先进的技术公司共建元宇宙联合实验室 , 制作虚拟教授数字人、建设虚拟课堂、开设网络前沿大师课 。

且不说以后的打算能不能实现、多久能实现 , 单说这种“元宇宙”教学能不能实现沉浸式学习?算不算一种创新?有多大意义?恐怕也都是见仁见智的事 。
再对比一下“元宇宙学院”的介绍视频吧 。 一位穿着时髦的少女“银桑” , 一路跑到新闻与传播学院门口 , 走进大门 , 走入教室 , 选座听课 , 一路上是各种虚拟景观 。 我个人的观感是:画质普普通通 , 内涵平平淡淡 , 技术水平比一般网络游戏差得远 , 模拟的是现实中的场景 , 上的也是现实中的课程 。

三、名次挺重要
南开大学不是第一个设立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和专业的国内高校 。 2022年10月初 , 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电子计算学系正式设立“元宇宙科技”专业 , 将于2023年9月份开始招生 。
2022年9月 , “双一流”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把人工智能学院的信息工程系改成了“元宇宙工程系” 。 2022年4月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揭牌 , 准备整合多个学科 , 深入研究元宇宙的发展、风险和挑战 。

各所大学在“元宇宙”方面的“努力” , 可以看做是一场“抢滩登陆战” 。 比起“战斗结果” , 我认为“充实自己”更加重要 。
四、务实更重要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 未来也许会出现一所或者几所“元宇宙大学” 。 有人说大学引入“元宇宙”是跟风炒作 , 我认为如果大学未来能够夯实自身的学科实力 , 潜心研究教学体系 , 不是没有把“元宇宙”做实的可能 。

但是 , 如果学校只是搞个“大牌子” , 没有成规模的人才引进 , 没有成体系的课程体系 , 那么“元宇宙”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个“美好的幻想” , 甚至有可能坑了远来投奔的学生 。 永远别忘了“实事求是” , 永远别把“务实”两个字抛之脑后 。
概念是新的 , 应用是旧的 , 名次挺重要 , 务实更重要 。 对于南开大学“抢滩”“元宇宙”你怎么看?你认为“敢为人先”还是“哗众取宠”呢?来评论区高谈阔论吧 。
【“元宇宙”闯入985大学,是哗众取宠,还是敢为人先?】长按点赞 , 一键三连 , 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