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
食品添加剂帮助品牌以低质低价的姿态迅速跑马圈地 , 这和近几年用烧钱补贴的方式抢夺市场的互联网模式 , 从粗鲁程度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 技术一直在进步 , 食品添加剂的价值转圜正在进行中 。
03 天使还是魔鬼关于食品添加剂 ,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 全面客观的认知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建立 。
首先 , 不管理由看起来多正当 , 都有必要正视传统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
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 , 所以国标也不过就是食品质量的一条及格线 。 品牌受困于当下的生存 , 可以在法律界限内暂时搁置食品添加剂的底层健康争议 , 心照不宣的默默发展 。 但大张旗鼓的拿“合法添加”作为质量低下的挡箭牌 , 就是妥妥的非蠢即坏 。
如今已经有众多产业方想到 , 通过制定普遍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行业、企业标准的方式 , 打造产品的高质量和差异化 。 纵使有业内人士质疑其中或有巨头企业的寻租操作 , 但整体而言 , 对质量和标准的追求在理念层面值得鼓励 。
标准 , 终究有高低之分 。
第二 , 警惕一些挂着“0添加”旗号欲盖弥彰的伪健康营销 。
不少品牌以“还原手作”、“古法工艺”为卖点宣扬产品天然无害 , 实则售卖的却是连基本灭菌工作都没做好的违法产品 , 盲目排斥食品工业技术无异于另一种反智 。 也有品牌表面声称绿色有机 , 背后却大玩文字游戏 。 比如将防腐剂改成“发酵水果汁” , 把茶多酚写成“绿茶提取物” , 把“0蔗糖”等同于“0糖” 。
夸大的营销辞令 , 过度支取消费者的信任 , 从而在东窗事发之后因为名不副实而变得难以挽回 。 一如配料表能打如钟薛高 , 即便卡拉胶控制在标准剂量之内 , 也依然无法得到消费市场的原谅 , 根本上还是吃了宣传话术与产品实情有偏差的亏 。
如此种种 , 其实都是在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赚取流量 , 以至于在食品添加剂的外沿又开出了一个新的消费天坑 。
第三 , 避免因为对食品添加剂的过度应激反应 , 而导致的一些显著不合理的认知 。
比如 , 将含有食品添加剂粗暴的等同于“有毒” , 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某种认知惯性 。 以至于“方便面吃了烂不掉”、“色素导致眼瞎”这些上古经典谣言 , 杀伤力至今仍旧未曾褪色;再如部分消费者产生的“国外食品一定比国内食品健康”的观感 , 也是一种错觉 。
今年韩国零食品牌好丽友的代可可脂风波、梦龙品牌国内外同类产品在原料上公然双标 , 都是反击此类观点的铁证 。
更何况一般而言 , 一国发达程度越高 , 其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就越多 。 仅以超级大国美国为例 , 其国内食品添加剂的可使用数量已经达到4000种 , 远高于国内许可的近2500种 。
以上述认知为基础 , 答案也昭然若揭——为了健康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做减法;同时 , 如有灭菌、防腐等必要需求 , 市场也亟待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解决方案 。
这中间横亘着“健康、美味、性价比”的“不可能三角” , 其在本质上还是指向了产品质量、消费者偏好和产业利润的多重博弈 。 在商家、消费者乃至整个市场“既要又要还要”的思潮之下 , 这样的博弈无疑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
但毋庸置疑的是 , 这也正是食品科技不断发展的应有之义 。
04 清洁标签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 , 最严重的莫过于对人体健康的侵蚀 。
十多年过去 , 仍有不少消费者没从苏丹红、三聚氰胺这类非法添加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缓过劲来 , 而今年 , “康师傅老痰酸菜”、“丙二醇麦趣尔牛奶”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挑拨大众脆弱的神经 。
有研究表明 , 即便抛开严重违法的极端情况 , 对标准量添加剂食品的长期摄入 , 至少也是导致现代人“文明病”或言“富贵病”的诱因之一 。 添加剂食品对健康的威胁 , 也是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
“我们的生活 , 哪里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 每个人每天都得吃进去上百种食品添加剂 , 这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 。 ”食品添加剂企业北方霞光的研发部经理在文章中提到 , “一个面包的制作 , 从头到尾 , 估计得用50到100种添加剂 。 ”
基于此 , 再代入“食材成本占据产品成本1/3”的条件计算 , 那些为数众多的单价几块钱的“国民食品”们 , 消费者吃进去的除了寂寞之外还有什么 , 品牌心里真的没数吗?
推荐阅读
- 致敬林俊德院士!
- 怒怼辛吉飞的中国食品报是什么身份?
- ?海天被逼入“绝境”,已逃脱不了被批评的结局
- 昆山反杀案死者刘海龙:提刀砍人被反杀,他的故事比你想得更恶劣
- 海天酱油事件,那些义愤填膺的网友在质疑什么和抵制什么呢?
- ?海天酱油用苯甲酸钠作防腐剂,每年节约4760万成本?
- 海天遭遇添加剂双标陷阱,协会发声支持维权,绝不让造谣者得逞
- 会随遇而安的人一定能眼光远大
- 请大家放心!海天承诺每瓶产品都是安全的!将对恶意造谣传谣者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