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地时间 , 1977年9月5日 , 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 展开了自己的星际之旅 。
在飞行的过程中 , 它经历了木星和土星的两次加速 , 获得了更高的飞行速度 , 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人类最快探测器的纪录 , 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向宇宙深处飞去 。 截至2020年1月12日 , 在经历了42年多的飞行后 , 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了152.2个天文单位 , 约合228亿公里 。
根据一部分人的说法 , 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 但实际上 , 它突破的仅仅是太阳系的日球层 。
我们知道 , 太阳在进行核聚变的同时 , 会向宇宙中释放出大量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等离子体 。 与此同时 , 宇宙中也充斥着其他天体所产生的辐射 。 在靠近太阳的区域 , 太阳辐射更强 , 盖过了宇宙辐射的风头;而在远离太阳的地方 , 太阳的辐射就会变成强弩之末 , 非常微弱 。
在距离太阳120个天文单位(180亿公里)处 , 两种辐射大致能达成平衡 。 这片区域以内就叫做太阳系的日球层 , 交界处就叫做日球层顶 。 当然了 , 由于人类对这片区域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 因此日球层的形状和范围仍然无法最终确认 。 而旅行者1号所突破的 , 仅仅是日球层 。
可是 , 突破了日球层就算离开太阳系了吗?
远远没有 。
即使突破了日球层 , 旅行者1号还要受到太阳引力的束缚 。 尽管它的速度的确突破了第三宇宙速度 , 不出意外就会一直飞向宇宙深处 , 不会再回头了 , 但是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 , 它还是会一边飞越一边减速的 。
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 , 太阳系的引力半径可能达到了1-2光年 。 这意味着 , 即使考虑完全不减速的情况 , 再飞20000年的时间 , 旅行者1号恐怕都无法摆脱太阳系的引力 。 至于飞到比邻星(4.22光年)那么远的距离 , 70000年的时间都不够 。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突破太阳系了吗?
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太阳系不是扁的吗?如果朝南或者北飞行 , 不就可以了吗?
对不起 , 不行 。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 ,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何太阳系是扁平的 。
在50亿年前的时候 , 太阳系所在的位置还没有任何天体 , 只有一片非常广袤的星际气体及尘埃 。 就是它们 , 形成了今天的太阳系 。
首先 , 在静电力的作用下 , 有少数微粒结合在了一起 , 打破了这里的引力平衡 。 接下来 , 越来越多的微粒逐渐向这里下落并结合 , 最终结合成了一个质量达到2000亿亿亿吨的天体——太阳 。 由于质量过于巨大 , 内部产生了恐怖的温度和压力 , 迫使氢原子相互结合 , 聚变为氦 , 于是太阳开始发光发热 。
这个时候 , 那片原始星云中还剩下许多的微粒 。 它们也开始相互聚集 , 形成了一个个天体 , 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各种各样的天体 。
不论是太阳的形成还是其他天体的形成 , 其物质下落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向质心下落 , 在这种情况下 , 就会出现角动量 ,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天体的自转 , 以及天体绕太阳的公转 。
由于我们是处于三维的时空之中 , 因此这种旋转的对称轴自然是一条直线 , 而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就是一个平面了 。 当然 , 刚开始的时候 , 太阳系的确不是平面的 , 而是接近球状的 。 但是垂直于自转轴的平面内天体可以在引力作用下规范地运动 , 而不在这个平面的天体会彼此吸引甚至碰撞 。 由于最初太阳系是均匀的 , 所以它们碰头的地方就是集中在刚才那个旋转平面上 , 导致太阳系基本是平的 , 包括我们的银河系也是如此 。
当然了 , 实际情况肯定不会是那么完美的 , 太阳系内的各个天体 , 也并没有完全处在同一个平面内 。 一般来说 , 我们会把地球的公转作为基准 , 将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方向扫过的平面定义为黄道面 , 而其他天体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与黄道面形成的夹角就被称为轨道倾角 。
推荐阅读
- 男子自称是穿越者,称金字塔是外星生物建造的,将和对方发生大战
- 日本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质量是地球的4倍,全年只有11天
- 外星飞船正快速吞噬我们的太阳能量,巨大椭圆形UFO到底是啥?
- 日本科学家用皮肤细胞 成功培育能长出头发毛囊
- 地外文明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为什么迄今没有和人类产生交集?
- 宇宙是虚拟的吗?科学家:在光速限制下,我们无法看到宇宙的全貌
- 外星接触者称获得来自第五维度昴宿星的重要信息:人类的觉醒时代已开启
- 科学家疑似找到了太阳系第二颗太阳!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真与它有关?
- 飞碟一定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UFO也许只是机器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