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车,真的要来了?( 二 )


这点在之前众多的特斯拉FSD的测试视频中 , 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画面 。

至于Transformer模型 , 最早是由Google提出用来进行机器翻译的神经网络模型 , 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应用广泛的深度学习模型 , 大家可以粗略地理解为这是一套自动驾驶的训练算法 。
通过引入这个Transformer模型 , 能大幅提升AI学习效率 , 也就是花更短的时间 , 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

总的来说 , 小鹏已经实现了采集、标注、训练、部署四大核心能力组成的数据闭环 , 通过定向采集的方式 , 可以通过海量车辆 , 收集到大量的训练数据 , 在自动标注体系和扶摇的帮助下 , 快速进行修正 。 即使是一些非常少见的极端场景 , 也可以通过仿真系统 , 生成大量的同类型数据 , 进行快速迭代训练 。
其实除了特斯拉和小鹏之外 , 目前国内力推“重感知轻地图“和Transformer的还有与长城汽车深度合作的毫末智行 。 技术方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讲过于复杂就不多说了 , 但说句题外话 , 在今年的毫末Ai Day上 , 他们对Transformer做了比较多的讲解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

小鹏这次也正式公布了XNGP以及XPILOT的发布计划 , 包括此前的P5和P7车主也能有一定的升级和优化 , 也算给了众多小鹏车主一颗定心丸 。
至于语音交互能力 , 就一直都是小鹏的强项 , 这次小鹏发布的全场景语音2.0 , 可以实现小P全程待命无需唤醒 , 多人同时人车语音对话;甚至在弱网、无网络信号的条件下也可稳定控制600多项车辆功能 。
从官方演示视频看 , 功能真的强大到离谱 , “七嘴八舌”都能应付下来 , 我觉得甚至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用户日常会遇到的场景了 , 真有点炫技的味道了 。

这今年的四大主题内容中 , 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这两部分算得上去年主题的延续 , 虽然我认为他们目前离普通消费者还很遥远 , 但却也是最有噱头最吸睛的 , 所以我先拎出来简单聊聊 。
这次展出的智能机器人小白龙 , 虽然仍不是两腿走路的人形形态 , 但看上去已经有很高的完成度 , 尤其是那条形似尾巴的六轴机械臂 , 已经能胜任不少工作了 。 如果量产后价格亲民的话 ,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买一台来玩玩 。
当然了 , 自从特斯拉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之后 , 我相信小鹏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也会往人形方向发展 , 但只依靠两条腿走路的机器人 , 在技术上肯定要比依靠四条腿的要复杂好多倍 。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花了几千万年 , 那你不妨预测一下 , 小鹏的机器人从四条腿“进化”到两条腿将会需要多少年呢?

最后说说“上天”吧 。 小鹏的飞行汽车最早是在去年的1024科技日活动上亮相的 , 而且当时何小鹏不但提出2024年实现量产的目标 , 甚至还表示价格要控制在100万元内 , 可谓轰动一时 。
在今年的活动上 , 我们惊讶地发现 , 小鹏飞行汽车的形态再次发生了改变:虽然不如“旧款”具有科技感 , 但却真实了很多 , 因为旋翼机构在折叠状态下被安放在车顶上方 , 更像是旅行车上的储物仓 , 而旋翼展开至飞行状态时 , 则更像是现在我们常见的“无人机”的样子 。

而且小鹏也随机公开了一段首次成功试飞的视频 , 证明飞行汽车的研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但这次并没有再详细提及“量产”的时间表了 。
同时小鹏也承认 , 由于旋翼直径接近3.5米 , 所以这款飞行汽车起飞和降落需要大概小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地方 , 所以目前是不可能实现在马路上遇到堵车 , 就立马变身飞走的 , 当然也不是随便就能找到合适的地方降落的 。
所以如果你对这飞行汽车相当感兴趣的话 , 那你今后在选房子的时候 , 记得要选带有大型户外花园的户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