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第一次喝东北大白梨,感觉嗓子里挨了一闷棍


文章图片



大白梨不是简单的饮料 , 从它出生那天起就和黑土地完成了捆绑 , 一起组合出某种东北生活的独特色调 。
它可以完美隐藏于任何酒桌之上 , 总让人产生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感受 。
用不着别人劝 , 在街头看到小朋友都能抱着大绿棒子猛吸时 , 不少游客都再次确认了这里酒量上的传说 。

第一次见到它的人常会惊叹于当地彪悍的民风 , 并且开始思考“千杯不倒”其实是种写实主义的修辞手法 , 不然怎么逛个夜市 , 周围都是人手一瓶边走边喝 。

大白梨跟吸管是标配
我就曾在刚上大学时 , 认为一位哈尔滨室友每天酗酒 , 直到那天他给我喝了一口 。
当时有种击喉感跟甜味携手击穿了扁桃体 , 所有的怀疑也被一起打碎 , 舌头都被冲麻了 。
他说这一瓶就是兼顾形与神的终极汽水 , 喝起来可比喝酒痛快 。

东北人民显然展现出了自己在融合方面的天赋 , 他们对不喝酒的人也同样充满关怀 , 只需要一瓶大白梨 , 任何人都能随时体验对瓶吹的快感 。
“有次自驾出去玩 , 带了几瓶大白梨路上喝 , 当地交警同志以为我边开车边喝酒 , 说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酒驾 。 ”

不执着于精细的外观 , 把返璞归真的气质和甜蜜气泡一块灌装 , 山海关外的朴实都被浓缩在了眼前那个绿色玻璃瓶里 。
有个辽宁的朋友说 , 这就是他小时候的饮料启蒙 , 因为那种甜太实在了 , 有时已经接近实体化 , 喝完一瓶大白梨还得再拿水漱漱口 。
以至于到现在他也无法忘记那样甜蜜的感动 , 坚信里面添加的香精比酒精更上头 。

作为在东北常年拥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饮料 , 大白梨曾给无数人带来味觉与嗅觉上的启发 。
有人说它的口感始终与梨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但又让人不自觉联想到梨特有的清甜 , 也有人说感觉自己喝进去了一整根老冰棍 , 还附带了海量碳酸对舌头的冲击 。
你甚至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与它相关的睡眠诀窍:“把大白梨放在床头柜上打开盖子 , 晚上睡觉会幻嗅一种特别香的蚊香味 。 ”

过程虽然像是玄学 , 但结局又殊途同归 , 往往在尝试过之后 , 很多人都理解了这种特色大绿棒子的美妙 。
当一天结束 , 整一瓶大白梨比二两白酒更能安抚胃部的亏空 , 没有酒局的火热 , 但会带来纯粹的松弛感 。
“第一次喝的时候是去东北旅游 , 看周围桌上都有这个东西 , 还觉得可能是当地特色啤酒 。 ”
“抱着寻宝心态点了一瓶 , 一口就被它顶懵 , 气都快从耳朵里喷出来了 , 当时的感觉就像本来要去淘金 , 结果不小心挖到了石油 。 ”


在东北 , 饭桌上的绿瓶子不一定非得是啤酒 , 也可以是大白梨 , 这属于当地人民赋予它的特权 。
它永远是东北菜的合法配偶 , 火锅能配它 , 烧烤能配它 , 麻辣拌炸串一样能配它 , 真正的狠人还拿它泡过米饭吃 。

当然必须要泡东北大米
据说很多人去过一次东北 , 等回到家反而怀念上了这股香精味 。
类似懒得跟你绕弯子的东北大哥 , 它的口感和名字一样直白 , 同时又会在成分表里明确告诉你 , 里面一点梨也没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