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


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


文章图片


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


文章图片


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


文章图片


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


爱因斯坦 ,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 他引发了人类关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的三大革命 , 一个26岁的曾经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是如何引起如此改变 , 影响了世界的科技发展的呢?《我的世界观》是爱因斯坦所写 , 历经岁月的沉淀 , 到今天就像一杯陈酿 , 看起来依然回味悠长 。

爱因斯坦说 , 他从未在任何场合取悦过任何人 , 反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 致力于国际谅解和世界的和平 , 他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都很高 ,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 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了解他的世界观和想法 , 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科学家 。
他认为 , 从哲学意义上讲 , 人类本来就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 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压力 , 还受限于内在需求 。 爱因斯坦认为 , 驱动我们个人向前进的东西 , 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国家 , 而是有创造性、有情感的个人 , 是人格 。 只有个人才能造就高尚和尊贵 , 而随大流的人群在思想和感觉上都是迟钝的 。

我们不必为我们的不合群去找借口 , 我就是我 , 不一样的烟火 , 特立独行且耐得住寂寞 , 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 去创造自我的价值 , 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变得跟别人不一样 , 向偶像靠近 。
【我们的世界观,跟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比起来,有何不一样?】爱因斯坦曾讲到 , 任何为唤醒和支持个体的道德责任感所做的努力 , 都是对全人类的重要贡献 。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 , 看到那些善待他人的人和事 , 最好也多尽一份善意 , 最终这个善意就会传递 , 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 , 可能就流淌回我们的亲人那里 。 这何尝不是“爱出者爱返 , 福往者福来”呢?

宗教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和抑制痛苦这两种 , 在宗教里 , 人们希望通过世代相传的祭祀活动来取悦这些虚幻物 , 来抚慰它们 , 以便对人类产生好感 , 其实就是在给好处 , 另外一些统治阶层 , 为了巩固世俗权力 , 通过君权神授等方式 , 来结成同盟维护他们的利益 。
  • 宗教的第二个吸引力是人们对指引、关爱与帮助的渴望 , 促成了社会的或者道德上的上帝(各种宗教信仰中神灵)概念的形成 , 它们是人间遭遇不幸或者愿望未能达成的抚慰者 , 是死者灵魂的保护者 。

爱因斯坦作为著名的科学家 , 他讲到 , 开普勒和牛顿为了弄清楚天地力学的机制 , 付出了多年孤独的研究 , 我国的古代的占星师和钦天监也在为天体的运行机制所沉醉 , 他讲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 只有严肃的科学研究者 , 才是唯一具有深厚宗教信仰的人 。
严肃的科学研究者痴迷于所有事件中的因果关系 , 这个世界那么大 , 有那么多规律 , 被我们人类所发现的只有一丢丢 , 他们的宗教情怀以这样的形式得以体现:对自然规律的和谐入神般着迷 , 与此相比 , 人类的一切行为 , 这么渺小和微乎其微的一种反映 。

宇宙和星空的无垠 , 最质朴的科学规律的有趣 , 这些都是对科学极度感兴趣和求真才能精心去观看的 , 爱因斯坦讲到:个人的最高使命是服务 , 而不是统治 , 也不是以其他形式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 。
那些经常为众人所传颂的人 , 都是宗教里的神灵 , 教化他人做得很好的人 , 现实中的人格升华之人 , 比如甘地 , 比如马丁路德金 , 比如孔子 , 比如王阳明 , 时光白驹过隙 , 他们的思想穿越了几百年的历史 , 到了今天就像几十年的陈酿 , 越久越香 。

爱因斯坦很推崇甘地 , 因为他表明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 , 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 让我们看到 , 人一旦发现了正确的道路 , 能够为之付出多大的牺牲 , 他为了解放印度所做的工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 就可以证明:一个人可以凭借坚定的信念 , 人的意志要比那些看似不可战胜的物质力量更强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