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月底将要发射 , 神舟十五号的发射这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航天任务宣告结束 。
大家可能不知道 , 神舟十五号飞船其实仍然沿用的是神舟1号飞船的结构 , 那为什么过了20年了 , 神舟十五号没有采用新技术呢?
神舟系列飞船仍是主流技术
之所以神舟系列飞船采用新的技术 , 是因为在空间站建设任务之前 , 我国已陆续成功发射了艘“神舟”载人飞船 , 把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上了太空 , 所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在技术上是比较成熟的 。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一种自动控制并可部分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 用于载人飞行、空间科学试 验 以及天地之间人员和少量货物的往返运输 。
由结构与机构、制导/ 导航/ 控制( G N C) 、推进、电源、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热控、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回收着陆、仪表照明、乘 员、应急救生和有效载荷共 13 个分系统组成 。
飞船整船采用三舱式结构 , 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3 个舱以及附加段组成 全长 8860 mm。 其中 轨道舱和附加段位于飞船的前部 , 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部 为密封结构 外形为 呈钟形的大钝头倒锥体 , 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部 , 为密封结构 , 外形为呈钟形的大钝头倒锥体 。
事实上 , 自动控制并可部分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 , 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三种结构 , 其中三舱式最为先进 。 神舟飞船在研制初期 , 就是放弃了国外航天先进国家一舱、二舱、三舱的发展模式 , 直接跨越式地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第三代飞船技术——三舱式构型 。
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回收 , 证明了中国掌握了第三代飞船技术 , 神舟五号的发射也标志着中国仅通过1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就达到世界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 时至今日 , 第三代飞船技术依然是绝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主流飞船技术 。
新一代载人飞船 , 时间点赶不上
而新一代的载人飞船 , 也就是复用飞船 , 全称是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 , 通常来说 , 可重复 使 用载人飞船指可以重复使用的 、能够迅速穿越大气层 , 自由地往返于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 , 运送乘员和有效载荷 , 也可以较长时间在轨停留和在轨机动 , 完成各种任务的载人航天器 。
神舟飞船属于自动控制并可部分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 , 也就是在完成任务之后 , 返回舱将携带航天员返回地球 , 而返回舱并不再具备可使用的价值 。
实际上 , 复用飞船的研究也就是近10年的事情 , 而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目前唯一处于应用阶段的就是Space 的载人龙飞船 , 2020年5月30日 , 载人龙飞船进行了首次载人飞行测试 , 将2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 这也是复用飞船的首次实际应用 。
复用飞船分为两类 , 一是
系统级可重使用
载人飞船
;二是
部件级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 。
系统级可重使用
【神舟十五号将发射,仍采用20年前技术,为何不启用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飞船
是指飞船的某一个或几个系
统或舱段在执行完 任 务 , 返回再入 、着陆回收后 , 经过检测和简易修复处理后可以完整地用于下一次任务 。 为降低单次任务成本 , Space 的载人龙飞船就属于此类 , 由增压返回舱和非增压货物舱组成 , 飞船再入返回前 , 返回舱与货物舱分离 , 返回舱通过反推发动机减速并实现无损着陆回收 , 经检修后可执行新的任务 , 从而实现重复使用 。
部件级可重复使用是指飞船上的部件或功能单
元在执行完任务 , 返回再入 、着 陆 回 收 后 , 经 可 重 复
使用性评估 , 评估 通过的部件可直接或通过简易修
复后在新的飞船上 再 次 使 用 , 在寿命期内继续承担原有功能, 这个研究的国家比较少 。
推荐阅读
- 库里单骑救主普尔成累赘,利拉德绽放异彩,湖人篮网商讨4换1交易
- 新一单太空快递,即将发货
- 提前10年布局!中国空间站核心部件已全部国产化
- 1+N 体系,相当于“太空母舰”,原来中国空间站的终点很遥远!
- 美国计划在月球建立核电站, 太空核电能实现吗? 是不是月球基地快要建成了
- 一觉醒来,中国航天领域传出重大捷报,空间站最后一块拼图已就位
- 红外遥感+可变焦激光雷达 埃安把哪些事做到了更极致?
- 广州南沙出现“水狗”,长了一嘴尖锐的牙齿,性情凶残能杀小鳄鱼
- 一起来说说“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