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独角鲸(又名一角鲸)一年四季都存活于北冰洋上那片辽阔的水域 , 千百万年以来 , 独角鲸等海洋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水域一直没有被扰乱过 , 直至人类踏进这片冰封之地 。
独角鲸以长矛般的“角”着称 , 那螺旋状“角” , 可长至2~3只 , 实际上就是它长长的牙齿 。独角鲸通常长有两颗长牙齿 , 但是通常有一颗牙齿在成长过程中会掉下 , 留下的那颗牙齿自此就成了它争斗的利器 。 有些时候 ,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或同伴的安全 , 就会把这两根牙拔去一部分 , 以便能更有效地攻击敌人 。 所以说 , 独角鲸的牙齿非常有用 。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用途 。 但是 , 还有个别独角鲸保留了两颗长牙齿 。
远远望去 , 它像是一位执矛畅游于大海的侠士 , 又有一些人称它为“海中独角兽” , 而在生存方式上 , 我们却宁愿称它为“大海蝙蝠” 。
独角鲸多数时间生活在暗处 , 由于纬度较高 , 北极每年有一半时间处于暗淡状态 , 更有甚者 , 独角鲸平时猎食于1800米深处的大海 , 这里很少有灯光 。 但是它并不像其他海洋哺乳动物那样 , 依靠视觉感知外界环境 , 而是凭借听觉感知周围世界 。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 , 这种行为其实很简单 。 声波可以传递出一种信息 。 比如温度 。 独角鲸喜欢发出微弱的声音 。 就像蝙蝠 , 他们利用回声定位判断自身与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 甚至在无光的情况下准确地捕杀深海里的生物 。
但是刊登于《生物学快报》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出色的深海猎手们现在面临生存困境 。 科学家们指出 , 北极海冰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威胁 , 因为北极海冰是全球变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北极海域温度较低 , 而气温升高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 研究人员指出 , 由于气候变化和海冰融化导致了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 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 , 使得人类产生的噪音越来越多 , 例如:地震调查、地雷爆炸、港口项目、游轮等 。
尽管来自相当远处的声音并不很大 , 但是对独角鲸而言 , 这种声音却让它感到不安 , 即使数十公里外也能使它感到紧张 , 因为那些对它而言非常陌生的声音可能影响到它使用回声定位存活 。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团队使用多种测量设备 , 在东格陵兰岛斯科兹比海峡系统成功标出一批独角鲸 。研究人员首先对一组海豚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接着 , 他们用声纳仪探测出这群鲸正在相互靠近着;最后 , 他们把它们从水下带到一个狭窄而又危险的海域 。随后他们把一条船放在峡湾里 , 使这些生物与船只引擎以及石油勘探用气枪所产生的声音接触 。
“独角鲸的回答显示出他们被吓到、被胁迫 。 他们不再发出要吃东西的咔哒声、不再潜入水底、游到岸边附近 。 这一举动往往只在他们觉得自己被虎鲸威胁时才显现出来 , 而且他们长时间保持警觉 。 这一举动意味着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吃的东西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部的一个海域 , 一只名叫“海狮”的海洋哺乳动物突然变得惊恐起来 , 它开始不停地挣扎、摇晃身体以寻找食物 。海洋生物学家Outi Tervo解释 。
研究者们还发现独角鲸从船上逃走时用尾巴划的数量显著增加 。科学家们认为 , 这些行为是为了减少身体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和吸收更多的氧气 。 然而 , 这种“节能”方式并不能保证它能一直存活下来 。 如果你有一头犀牛 。这将给他们带来风险 , 因为他们的能量储备将被大量消耗掉 。对独角鲸而言 , 不断地进行能量节约是十分重要的 , 因为它要潜入海面下数百米处寻找食物 , 再回到海面上呼吸空气时 , 需要消耗很多氧气 , 十分消耗能量 。
有资料表明独角鲸对距噪声源20~30千米范围内噪声的响应表现为彻底停止其咔哒声 。这个发现让研究者意识到 , 声波与声音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相互作用:声波能够通过改变空气动力学特性而产生噪音 。 这一现象在过去10年才被揭示出来 。 声波传播距离远吗? 有这样一个例子:研究者们能从40千米外的噪声源测得出来 。 研究者们说 , 测得这么远的东西对鲸鱼行为有什么影响是很奇怪的 。
推荐阅读
- 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五个纪元,最后的纪元太不可思议!
- 说透中西医,连载03——非常重要的“宇宙观”
- 回交和近亲繁殖一样违反伦理道德,为什么还要让动物回交?
- 一万年后,人类的科技一定会比现在发达吗?科学家表示怀疑
- 太阳引力这么大,为何留不住小小的奥陌陌?难道真的是智能飞船?
- 五千年来,整个宇宙都在旋转,为何唯独北极星的位置亘古不变?
-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人类DNA中藏着一个“超级计算机”!神真的存在吗?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我国7795人上榜,占比4%
- 霍金留给人类最现实的忠告,人类要警惕自己的行为,否则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