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研究:贪居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人活着 , 尽皆逐光 。 唯有暗虫 , 贪于幽冥 。
原始人没有火 , 每到了无光之夜 , 难免心惊胆战 。 黑暗里蛰伏着猛兽毒虫 , 黑暗里埋伏着其他部落的敌人 , 黑暗里隐藏着看不见的陷阱 。 于是 , 人类开始恐惧黑暗 。 而这种恐惧深深植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
几乎每个小孩都曾怕过黑 。 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 , 人类的视觉就被剥夺了 。 但是黑暗不能夺走人类的听觉 。 于是 , 在黑暗中 , 人类目不能视物 , 但是耳却能听声 。 哪怕是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声音 , 此时也变得陌生起来 。
一点细微的声音 , 在亮堂的场景中 , 不会给人带来太多的触动 。 但是在黑暗中 , 一点轻微的声音都能让人神经紧绷 。 因为我们眼睛看不见 , 所以我们无法确定是什么东西在发出声音 。 而我们的大脑听得到 , 所以它会自动脑补出画面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 , 如果经常看某些东西 , 那么闭上眼睛的时候就难免会想到这些东西 。 这便是恐怖片里面常用的“即视感”技术 。 恐怖片里面常常是设计许多日常生活的片段 , 而在这些片段中 , 我们其实和主角的行为并无二异 。
水龙头漏水啦 , 电灯在不断开开关关啦 , 什么沙发响起了摩擦声啦 。 在黑暗中 , 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 所以我们的想象力成为了我们的“眼” 。 我们的想象力把不完整的片段组合成完整的片段 , 然后让我们幻想着片段将会发生 。
事实上 , 那只是幻想 。
但是黑暗中 , 人不得不幻想 。 因为眼睛看不见了 。 我们每天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确定的世界 。 我们双眼拥有立体透视功能 , 可以让我们看到三维的物体 。 xyz三条轴线清晰地点明了一个唯一的点 。 我们也依靠着这个在空间中独一无二的点来认知这个确定的世界 。
光明覆盖之下 , 万物尽皆有形 。
有光 , 我们就能看见 。 人类对看见的执念是极其强烈的 。 虽然人有五感 , 但是似乎绝大多数人更常用的是视觉 。 所以 , 从火把 , 到蜡烛 , 再到电灯 。 人类一直都在寻找“人造光” 。 因为有了光 , 就能看见了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人类完成了对传统神学的“驱魅” 。 人们知道了世上没有神仙鬼怪 , 也明白了黑暗并不是诅咒 , 也不是魔法 。 人们或许仍旧畏惧黑暗 , 源于失去视觉 , 无法看清事物真相 , 无法获得确定的坐标 。
但是人们几乎不会喜欢待在黑暗中 。 黑暗里面是极其庞大的不确定性 。 耳朵和想象力都在不断地延展不确定性 。 就好比一张白纸上作画 , 可以作出种类无穷多的画作一样 。 在黑暗中 , 大脑会下意识地认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 一切都正在发生” 。
【精神病研究:贪居暗】于是人类逐光 。 而把那些畏惧光的 , 居于黑暗中的 , 视为另类 。 在文化典籍中规定其为“魔鬼” 。
推荐阅读
- 【科学强国】跨越多种研究方向 他是我国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的功臣
- 地球上的水来自小行星?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
- 地球热量流失?研究表明:地核正在冷却,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 考古工作者发现“谜”样东巴文残片,经研究,专家破解其中的秘密
-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量程比研究
- 巨鲸数字-元宇宙-《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来了!
- “外星人曾被发现”女王丈夫研究了70年的UFO档案将被公开!
- ?研究表明:水循环塑造新生代动物区系
- 喜欢生物医学研究的那种喜欢生物医学研究的那种喜欢
- 艾滋病患者的福音!丹麦科学家研究新疗法,或有望“治愈”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