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人类来说 , 生存的条件极为苛刻 , 气温过高或者过低 , 都不适宜我们人类的生存 , 所以 , 地球陆地面积虽然很大 , 但是有很多地区都没有人居住 , 比如说在南北极、高原、沙漠、荒漠这些环境恶劣的地区很少会看到人类 。 也正是我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 , 所以有一些人认为在那些极端环境下可能没什么生物存在 。
但是事实上 , 不管是在极寒的南北极冰川下 , 还是在极为干旱的沙漠地带 , 都有一些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生物 。 比如说之前科学家在南极冰川钻井探索时 , 就发现了厚厚的冰盖下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生物 , 刷新了科学家对生命的认知 。 在一些沙漠地区 , 甚至还存在一些沙漠鱼 , 例如在美国死亡谷的沙漠鱼与世隔绝了差不多6万年时间 。
沙漠鱼
我们的第一印象中 , 沙漠、荒漠就是一种极为干旱、荒凉的地区 , 在这里水源非常紧缺 , 年降雨量极少 , 按理来说在这些沙漠地区最多只存在一些耐干旱的植物 。 所以 , 说到沙漠里有一些沙漠鱼 , 可能让人觉得这事情难以置信 , 因为鱼类离不开水 , 而沙漠的水极其稀少 。
美国的死亡谷可以说是非常出名 , 是北美洲最干旱、最炎热的地带之一 , 在这里的气温非常高 , 夏季的最高气温甚至可以达到56℃ 。 再加上这里的内华达山、帕那敏山、阿加斯山3座大山形成了雨水屏障 , 把那些来自太平洋的湿海风挡住了 , 所以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降雨的机会 , 非常干旱 , 空气中几乎没有什么含水量 。
看起来就是一个死寂般的世界 , 但就是在这个极为干旱的沙漠中 , 却生存着一种生命力极为顽强的沙漠鱼-魔鳉 , 当然 , 这种沙漠鱼并不是直接生活在沙漠的沙粒中 , 而是生活在魔鬼洞里 , 这个魔鬼洞宽约3.5米、长约22米 , 最深处有130米 。 虽然死亡谷的气温可以高达50多℃ , 但在这个魔鬼洞中的水温却维持在32℃左右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 , 现在看起来极为干旱、荒凉的死亡谷 , 在距今大约258万年前并不是这样 , 曾经的死亡谷也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 , 在这里可能曾经是一片湖泊 , 所以在这里也曾经生存着各种鱼类 。 后来随着环境的变迁 , 曾经潮湿的死亡谷才变成了现在沙漠的景象 。 虽然环境发生了巨变 , 很多曾经生存在这里的生物都消失了 , 但那些沙漠鱼魔鳉却生存到了现在 , 它们与世隔绝了6万年 , 现在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 只有38条了 。
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 , 32℃的水温是难以生存的 , 但是由于沙漠鱼魔鳉在这里生存了很长时间 , 所以它们能够适应这样的水温 , 相反 , 如果水温下降了 , 这些沙漠鱼魔鳉可能就难以存活 。 这些沙漠鱼的体型不大 , 和小金鱼的体型差不多 , 死亡谷中的魔鬼洞是这些沙漠鱼已知的唯一的栖息地 , 这也意味着它们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 一旦魔鬼洞遭到破坏 , 或者环境发生巨变 , 那这些沙漠鱼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 。
就算魔鬼洞的环境一成不变 , 人类也没有去干扰它们 , 这些沙漠鱼未来的情况其实也不容乐观 。 因为魔鬼洞的水域空间并不是很大 , 这意味着能够维持沙漠鱼生存的数量就不会很多 , 这样一来 , 沙漠鱼的遗传多样性就比较低 , 再加上沙漠鱼之间的近亲繁殖等问题 , 沙漠鱼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 既然魔鬼洞难以维持数量更多的沙漠鱼 , 为什么人类不把其中的一些沙漠鱼转移到其他的水域进行保护 , 从而壮大沙漠鱼的种群规模呢?
鉴于沙漠鱼的现状不容乐观 , 随时都可能会灭绝 , 所以当地人也曾经为沙漠鱼建立了3个模拟魔鬼洞环境的避难所 , 并将一些沙漠鱼转移到了新建的栖息地 。
但是由于沙漠鱼的表型可塑性极高 , 环境稍微有点不同都会导致它们的表型出现变化 , 所以就算模拟魔鬼洞环境建立了3个避难所 , 但与原本的魔鬼洞环境还是没法完全一样 , 最终转移出来的那些沙漠鱼与生存在魔鬼洞的沙漠鱼表型有比较大的差异 。 也就是说 , 把沙漠鱼从沙漠中转移出来 , 就会改变它们的形态 。
推荐阅读
- 虎鲸濒临灭绝吗?
- 几乎被烧得面目全非!嫦娥五号返回舱回来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 人体是最精密的机器?先别盲目自信!人体至少有五个进化的漏洞
- 外形可爱却暗藏危机,在海里看见它赶紧跑!
- 杨利伟太空听到“敲门声”,13年后才知晓原因,幸亏他及时返航
- 从蛇颈龙到“新西尼”海怪,鲨鱼,是如何成为海怪专业户的?
- 金星的卫星金卫一,到底去了哪里?
- 肯尼亚遭遇大旱,205头大象因干旱死亡,它们的尸体如何处理?
- “失踪32年的UFO”史上最高级别UFO照片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