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 , 经过10年的研究 , 首次成功克隆了野生玉米所具有的高蛋白基因“THP9”
研究小组相关的杂交实验 , 在17日于国际学术杂志《自然》线上发表了有效提高现代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成果 。
通过实验发现 , 野生玉米在未施氮肥条件下种子蛋白质含量均达30% , 是现代普通栽培玉米的3倍野生玉米中含有控制高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 。研究小组在过去10年中提取了超过4万个样本的DNA进行鉴定 , 并从野生玉米中复制了第一个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主效应基因 。
研究团队在三亚市进行大规模田间试验 , 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Thp9-T”通过杂交导入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生产栽培品种“郑单958” , 发现新基因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 。
【中国学者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可大幅减少氮肥使用】同时 , 在减少氮肥使用的条件下 , 可以有效地维持玉米的生物质以及茎、叶、果实等氮含量水平 。 这对减少化肥使用 , 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天落后了吗?美国抢在前面设计的充气防护罩,到底是什么?
- 一个月返回倒计时!神14完成第三次太空出舱,最后一周将迎接神15
- 航天员王亚平有多重要?享国家二级警卫待遇,食物未检验不得食用
- 宇航员杨利伟回地球后,为何没有再登上太空?比你想象的还要凶险
- 技不如人?美国48年前的舱外航天服还在用,我国为啥15次就要扔?
- 12种曾经的“毒药”终于被正名!为何被恐惧多年?揭开暗藏的真相
- 3名航天员每天约需1650升氧气,执行180天任务所需氧气从何而来?
- 人类死后还能去往宇宙太空?科学家:都已经快要飞出太阳系了!
- 猎户座宇宙飞船正驶向月球,下一步它要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