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女人卖菜供出俩大学生,儿子疯了女儿自闭,丈夫也摔成重伤( 二 )


可是女儿早就辞职了 , 一个同事告诉她 , 她记得李珊珊曾经租住的房子位置 。
于是张丹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敲开了房门 , 果然在狭小而昏暗的房间里看到了30岁的李珊珊 。
张丹凤一看到女儿就开始指责 , 怎么换号码也不说 , 换工作也不说 , 也不和家里联系 , 也不给家里寄点钱 。
然而李珊珊的状态 , 却让记者有些意外 , 感觉她不怎么说话 , 眼神有些呆滞 , 屋子里也乱糟糟的 。
这一切状态 , 让张丹凤感觉到不妙 , 她害怕女儿变成和儿子一样 。
李珊珊不愿意和母亲说话 , 她单独告诉记者 , 她很累 , 她活得特别累 , 在公司被同事欺负 , 领导压榨 , 明明累死累活的工作 , 还被各种扣工资 。
租的房子也是最便宜最破旧的 , 男朋友也和自己提了分手 , 她觉得太累了 。

自己遇到这些 , 而母亲只会告诉她必须坚强 , 还骂她懦弱 , 让她一天不要东想西想 , 还不如多想法子挣钱 , 帮家里减轻负担 。
不仅如此 , 母亲还各种催婚 , 让她找个有钱的人嫁了 , 这样就能够有钱帮忙治疗哥哥 , 所以让她特别想要逃离 , 就想一个人呆着 。
她现在不想出去工作 , 也害怕和别人打交道 , 她目前属于待业状态 , 准备在网上写小说来挣钱 , 当她有钱的时候也会转给母亲 。
对于母亲让她回去照顾哥哥 , 她做不到 , 因为看到哥哥她就害怕 , 害怕自己也会变成那样 , 只有无尽的压力 。
她也不能去照顾父亲 , 因为她和陌生人说话就会害怕 , 她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
当记者把这些话转给张丹凤后 , 张丹凤掩面而泣 , 她虽然口上说着让女儿给钱 , 可心里真没有想过靠女儿 , 她也没有想到女儿却活得这么累 。
于是她去到市场上给女儿买了鸡蛋牛奶和一些水果 , 让女儿照顾好自己 , 有什么事情就给她说 , 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
对于家里的压力李珊珊无能为力 , 她目前在接受心理治疗 。

安排好女儿后 , 张丹凤又急忙赶回家里 , 她怕儿子犯病在邻居家惹祸 。
然后李海这次却很乖 , 犹如一个正常人 , 还去地里帮着干活 。
张丹凤只好去求小叔子 , 帮忙照看下李海 , 但是小叔子的妻子不久前才做了手术 , 她也怕强人所难 。
小叔子也明白张丹凤的顾虑 , 让她不要担心 , 照顾李上东最重要 , 他可以帮忙把李海照看好 , 让她放心 。
安排好儿子后 , 张丹凤又带着记者赶往医院 , 照顾躺在病床上的丈夫 。
看着昂贵的手术费用 , 张丹凤不知所措 , 但是她还是拿着手机 , 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周转 。
她已经很是疲惫 , 但是她仍然像个陀螺一样在不停地转动 , 儿子、女儿、丈夫都需要她 。
记者去到当地村委会 , 村委会帮助张丹凤家申请了低保等一系列补助 , 希望能够给这个小家一点帮助 。
小结
命运多舛的母亲!苦挣苦熬的 , 以为日子熬出来了!又给她当头一击!
李海原本是外贸专属的职位 , 有机会邂逅外贸大订单 , 业务能力所不能及 , 几十万的单子 , 不是小数目 , 李海可能是商海阅历太浅 , 没有留下个心眼子 。
特别是业务单子稍微好一点 , 应多对接几个加工客户 , 绝对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
领导耍滑 , 自己为啥不在外面多活动、坚持、挺一下 , 放大心态空间 , 何至于以精神崩塌糊涂为代价 , 承受伤害心态空间过于狭隘 , 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僵局、不堪境界!
李珊珊不宜再在长沙租房独自居住 , 应该回归家庭 , 协助母亲处理父亲、哥哥的现实状态 , 摒弃内心阴影 。
早、晚跑跑步 , 适当运动、放松 , 度过家庭条件不允许 , 拓展空间 , 逐步、逐步 , 慢慢来 , 家境不堪 , 必将迎来艳阳天 , 期待未来!

父母虽然辛苦!但两个孩子都这样 , 父母给予她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爱可能比较少 。
农村的父母培养出两个大学生不容易 , 父母对她们的期望可能大于她们的能力 , 导致她们精神压力大 。
穷人家的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往往容易崩溃 。
自己平凡 , 应该也让孩子做个平凡的人 , 总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 , 会把他们逼上绝路 。
做父母的没有多少错 , 但是也不要过分担心 。 所有问题在于只关注了学习 , 全家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富裕和作为人的基本快乐 。
书读得多也要读广 , 不然就会抱怨命运 , 抱怨家人 。
在特定的环境下 , 张丹凤一家家每个人都做得很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