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这种问题每年都会有好几个人来问 , 而且没有停过 。
先说答案 , 贪官一般是将权力寻租 , 然后公为私用 , 从而谋取个人利益 , 这就是贪污受贿 , 常见手法叫做利用职务之便 。
公章是一家公司中最重要的章印 , 类似古代国家的龙玺 , 即玉玺 , 代表一个国家 。 比如唐僧一路去取经 , 一般希望所路过的各国给自己敲一个“国章” , 这就是印鉴 , 传国玉玺来戳一下 。 其他用这个皇帝印章的地方则更多 。
你看电影《锦衣卫》 , 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为了获得这个印章 , 不惜派“甄子丹”去杀了保管玉玺的大臣 , 一家老小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 说明这东西的重要性 。
通常来看 , 一个公司有几个章 , 但以公章为最重要 , 其他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人事章等等 , 理论上都让位于公章 , 一旦需要用的时候 , 公章显得更为郑重其事 。
其实这跟银行基本户是一个道理 , 你其他银行也可以开很多账户 , 但基本户是最重要的 , 很多钱必须由基本户来接受和发放 。
公章当初计划经济时代只有国家单位才有 , 后来私企民企外企等也都有了公章 , 但其严肃性至今也还是毋庸置疑的 。 公章是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到工商、公安、开户银行进行备案并预留印鉴的 , 有很强的法律效力 。 并不是你自己刻个章就算数的 , 要得到国家部门的认可 , 且刻公章也是政府部门有专人去负责这个事情 。 一旦公章遗失或者损坏 , 你要在报刊上声明作废 。
显然 , 公司的公章是一家公司效力最大的一枚章 , 也是企业法人权利的象征 。 公章代表法人意志 , 对外签订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 , 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 , 一般均使用公章 。
包括跟你签订劳动合同时 , 盖的也是公章 , 绝不是人事章甚至财务专用章 , 后者顶多可以用来发Offer , 但用来签订合同还不够公章这样的力道 。 离职证明、工资证明、在职证明 , 一般也要求用公章 。 我们采购部某个合同要申请盖下公章 , 那都要提前2个星期系统里提交申请 。 在一家企业尤其大公司中 , 公章是很“忙”的 。
一般来说 , 公章的掌管者应该是公司创始人 , 即老板 , 或者老板最信任的人 , 比如董事长、总经理 , 中小公司倒是有可能让财务总监或者财务经理来保管 。 我们有些群友在私企做会计 , 也有时保管公章 。
现在公司将公章交给你保管 , 而你却有了异心 , 一心想着如何将公章来作为私用 。 你这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以及专业的职业素质来讲 , 都说不过去 。
反过来 , 你由于信任某个人而将身份证、毕业证书、房产证等证件给他保管 。 哪知道他拿着你的身份证去注册公司、贷款、融资甚至逃税等等 , 你愿意不?将你的毕业证拍了放到网上去 , 说你是他的员工 , 你觉得合适不?用你的房产证去抵押甚至将房子挂牌、卖了 , 你同意不?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个“小家子气” , 你不是想用公司的公章去做什么大事 , 而是只看到了离职证明上有个公司的章印 , 你就想看看有没有必要在几张空白纸上盖公司的公章 , 这样你自己可以做出来不同时间的几份离职证明 , 仅此而已 。
你这不但好笑 , 也是将公章大才小用了 。
你离职时间造假 , 必然要面对背景调查 , 即使没有严格的第三方背调 , 那你也是造假的心理 , 这就谈不到高工资 , 因为心虚 。
何况 , 你的入职时间跟离职时间相差两三个月 , 本就没人计较 , 你也没有必要造这个假 , 还搞得铤而走险的 , 容易耽搁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甚至前程 。
此外 , 明明7月1号离职了 , 你本来可以8月1号找到工作去上班的 , 但因为你偷偷用公司公章 , 伪造了9月1号、10月8号甚至12月30号的离职证明 , 那你就不急着找工作了 , 因为你有个伪造离职证明的便利性 , 会在你的潜意识里作祟 。 你有意无意会让自己拖延新工作的选择和上岗的时间 , 即导致你的失业期加长了 , 这对自己不利 。
再者 , 你看这里《能不能自己做个离职证明?》 , 一旦被公司发现去起诉你的话 , 你可能会有3年的牢狱之灾 。
何必呢?就为了延长一两个月的入职时间 , 搞得自己锒铛入狱 。 风险跟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
推荐阅读
- 女子向银行借款20万,两个月后离世,其家人为避债放弃继承权
- 伊朗示威者「卫生巾」贴摄像头呛当局「女性不再害怕」
- 死刑犯毕丽梅,2005年枪决后火葬场“死而复生”,家属跪求放过她
- 儿媳要二胎,58岁婆婆拒绝带娃,包3万元红包被怼:太少
- 广东广州,一男子到银行存款600万,手续办理妥当,便到附近饭店吃饭
- 网曝银行窗台洒豆油不让老人坐,恶意浪费出损招,不让老人晒太阳
- 富得流油!11月17日曝银行员工窗台倒豆油,防老人晒太阳,网友:真损!
- 风光无限,拜登推掉工作为孙女在白宫办婚礼,他也迎来八十大寿
- 江苏扬州,一男子有事急需用钱,就到银行借了25万元出来,不料,仅仅2个月不到,男子就因意外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