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空间站动图欣赏,三舱T构型已成,为啥天和太阳翼必须挪位置?】

文章图片
根据媒体的报道 , 正在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四指令长陈冬 , 成为我国第一个在轨时间超过200个小时的航天员 , 虽然与在轨时间最长纪录保持者根纳迪·帕达尔卡的878天相比 , 还有很远的距离 , 但我国载人航天虽然起步较晚 , 发展却很快 , 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追上去 。
陈冬在轨超200天
而在陈冬前几天的第三次出舱中 , 他和蔡旭哲进行了5小时34分的太空行走 , 为我们记录下了我国空间站首次呈现三舱T字构型的画面 , 真的是非常壮观 。 说实在话 , 以前只有“天和”核心舱的时候 , 看起来还是像一艘大型飞船 , 而现在真有“站”的感觉了 。
我国空间站三舱T构型的壮观程度 , 完全可以媲美隔壁的国际空间站 。 大家都知道 , 神舟十五还有几天就要发射了 , 它将和神舟十四在天上换班 , 要是下次神舟十五航天员出舱的时候 , 能够带个单反 , 拍些更清楚的画面 , 就更棒了 。
不过 , 在陈冬拍摄的出舱画面中 , 我们可以发现 , “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翼目前是平行于两个实验舱的方向的 , 而且靠得很紧 , 这会导致两个问题 , 首先是由于实验舱舱体和大太阳翼的遮挡 , 核心舱太阳翼的受晒率受到影响 , 降低了发电量 。 其次则是太空机械臂没办法对两个实验舱进行环绕爬行 , 因为很容易就剐蹭到旁边的太阳翼 。
核心舱太阳翼与实验舱平行
确实很容易磕碰到
机械臂要刻意避开太阳翼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 因此在空间站规划阶段 , 我国航天人就进行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 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挪到实验舱的末端 , 与大太阳翼在同一象限内进行垂直布置 。 这样的话 , “天宫”就类似国际空间站了 , 两个实验舱形成一个大桁架结构 , 太阳翼在桁架的末端 , 不会在机械臂和航天员移动时碍手碍脚了 , 而且发电效率也可以全开 。
核心舱太阳翼现在的位置
后面会把它移到实验舱末端
不过 。 核心舱的太阳翼虽然比不上实验舱的大太阳翼 , 但长度也有12米 , 两翼展开面积也有134平方米 , 要靠航天员移是移不过去的 , 这就需要借助机械臂 , 而且是两个机械臂组合起来工作 。 具体来说 , 就是太阳翼先像发射前一样折叠起来 , 然后航天员将它从舱体上拆下 , 机械臂负责运 , 另一个航天员则在实验舱末端安装 , 完事后再度展开 。
远处就是核心舱太阳翼的新家
估计到时候航天员都得下机械臂来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执行这个任务的肯定不是神舟十四乘组了 , 估计是神舟十五的事情 , 后续还要在核心舱和实验舱外侧安装几套舱外暴露试验平台 , 出舱要干的事情还多着呢 。 话说在国际空间站 , 除了“加拿大2号”机械臂之外 , 还有一个“加拿大手” , 与机械臂组合起来 , 能够进行毫米级的操作 , 比如拧螺丝 ,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 , 希望我国也可以尽快将它研制出来 , 将来长期无人值守的月球轨道空间站也少不了它 。
推荐阅读
- 罗素的原子主义:要解决哲学的三大难题,应该以语言作为突破关键
- 如果月球、金星和火星是宜居星球,人类世界会发生什么变数?
- 海洋上的“漂浮黄金”:是鲸鱼的排泄物,为何人工取就毫无价值?
- 最大的鳍足类动物有多大?它们为何都胖嘟嘟的?
- 口溶膜拉伸机械性能测试
- 鲸鱼身上的藤壶和鲸虱会让鲸鱼痒吗?鲸鱼要如何挠痒痒呢?
- “贪婪”的无底洞——希腊每天灌入30000吨海水的无底洞
- 海洋生物普遍有“深海巨人症”,比蓝鲸还大的动物会躲在深海吗?
- 罕见的36张照片,鬣狗自我掏肛,螳螂捕杀蜂鸟,花豹吃交配中的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