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Mole科研-胰蛋白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作用: 光合作用介导的过量活性氧产生


AbMole科研-胰蛋白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作用: 光合作用介导的过量活性氧产生


文章图片


AbMole精研抑制剂十年 , 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与您分享 。 本期与您分享的是:胰蛋白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作用:光合作用介导的过量活性氧产生 。
蓝藻华显著降低水质 , 并可能破坏生态系统 , 因此需要有效的控制方法 。 杀藻菌及其相关物质是控制蓝藻华的有效手段 , 然而 , 它们具体的杀藻机制尚不清楚 。 因此 , 本研究旨在研究胰蛋白(1234-四氢-9 h-吡啶[34-b
吲哚)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机制 , 重点关注活性氧(ROS)的作用、ROS增加的潜在机制以及光系统响应 。 结果表明 , 胰蛋白的杀藻率与藻类ROS呈显著正相关 。 此外 , 胰蛋白组灭藻率变化的93.79%归因于ROS , 而胰蛋白+N-乙酰-l-半胱氨酸(NAC)组只有47.75%归因于ROS , 其中ROS被NAC部分清除 。 在胰蛋白存在的情况下 , 光环境下的杀藻效果和ROS水平显著高于黑暗环境(P < 0.001) 。 因此 , 胰蛋白产生的活性氧增加主要受光合作用的影响 。
此外 , 胰蛋白显著降低了Fv/Fm、PIABS、ETo/RC以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psaB和psbA的表达 , 提高了Vj和DIo/RC的表达(P < 0.05) 。 这些结果表明 , 胰蛋白通过显著降低光合效率和碳同化 , 抑制光化学电子转移 , 增加闭合反应中心和能量损失 , 阻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 。 此外 , 在敌草隆(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部分阻断从QA到QB的光合电子转移后 , 暴露于胰蛋白的藻类ROS明显降低 。 因此 , 胰蛋白抑制了QA下游的电子转移 , 从而增加了逃逸电子的数量 , 从而增加了ROS的生成 。 总之 , 本研究描述了胰蛋白对绿脓杆菌的杀藻机制 , 并强调了诱导其杀藻活性的关键因素 。

DCMU(Abmole , M6242 , 纯度>98%)是一种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 。

Fig. 5. ROS in M. aeruginosa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根据光系统对胰蛋白的响应 , 我们推测绿脓杆菌在胰蛋白作用下产生的额外ROS是由于电子从光合电子传递通量中逃逸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 并探索绿脓杆菌光合电子转移链中胰蛋白抑制电子转移的区域 , 我们使用了能够阻断QA到QB的电子转移的DCMU除草剂 。 此外 , 与0.5μM DCMU相比 , 5μM DCMU对PSII活性(PIABS)和从QA到QB的电子转移(Vj和ETo/RC)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图S5) 。
这说明5μM DCMU并没有完全阻断QA向QB的电子转移 , 在5μM处加入DCMU进行后续实验 。 如果胰蛋白对电子转移的抑制区域位于QA的上游 , DCMU不改变电子通量 , 那么胰蛋白和DCMU+胰蛋白组的ROS水平不会有显著差异 。 相反 , 如果抑制区域位于QA下游 , 电子通量降低 , 则DCMU +胰蛋白组ROS浓度明显低于胰蛋白组 。 结果显示 , 在0.5 h前 , 各组的ROS水平无显著差异(图5) 。 此后 , DCMU+胰蛋白组在3和6 h时的ROS水平显著低于胰蛋白组(P < 0.05) 。 因此 , 胰蛋白抑制了QA下游电子的转移 , 并逐渐增加了逃离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数量 , 随后产生过量ROS 。 这进一步支持了光合系统在接触胰蛋白的绿脓杆菌中介导ROS的产生 。
【AbMole科研-胰蛋白对铜绿微囊藻的杀藻作用: 光合作用介导的过量活性氧产生】鸣谢:DonghaoWu et al. Sci Total Environ. 2022 Feb 1;806(Pt 4):1507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