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任正在协助秃鹫练习
可它最多就是凭借双爪在地上奔走一段路 , 呼扇两下健康丰满的羽翼 。
半年精心饲育 , 周主任及全中心满心期待的第二次放生 , 谁知还是同一个结果 。
搞得周主任和中心工作人员被它憨态可掬的体态逗笑外又充满了无奈 。
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 , 秃鹫是鹰科秃鹫属的大型猛禽 , 体长108-120厘米 。
正常情况下这类猛禽的体重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公斤 。
其主要以陆生大型动物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尸体为食 。
可再看我们的“大家伙”比标准的成年秃鹫足足胖了一圈 。
自然界的秃鹫
在救助中心的这段时间里 , 它的体重达到了二十五公斤还有余 。
这对于禽类 , 尤其是大型禽类 , 这个体重是严重的超标了 。
如此沉重的身体重量导致“大家伙”无法飞行 。
自此“大家伙”被工作人员们起了个极为贴切的称呼“肥肥” 。
为了让“肥肥”避免长期笼养 , 丧失野性 , 大家决定还是需尽快将它放归自然 。
放飞秃鹫的场景
准备减肥
负责饲育的工作人员为它重新定制了食谱 , 并对其进行了“减肥计划” 。
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 , 工作人员打算严格控制“肥肥”的饮食摄入 。
每日伙食从之前的“六只大鸡腿”锐减成“两个大鸡腿” 。
另外工作人员每日都带领着“肥肥”去野外进行减肥训练 , 增加其运动量 。
这么做的目的是帮助它找回一部分流失的肌肉记忆 , 使其能尽快恢复飞行本领 。
经过数月的饮食调整与体能训练 , “肥肥”的各项体征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
时机差不多以后 , 工作人员决定对“肥肥”第三次放生 。
这天 , 工作人员在野外经过几轮的引导后 , “肥肥”终于张开翼膀向天空滑翔 。
等到“肥肥”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天际线后 , 周主任终于松了一口气 。
准备放生时的影像
历经数月 , 这只命运坎坷的秃鹫终于回到了本应属于它的天地 , 让大家十分欣慰 。
就在工作人员回到救助中心 , 正在交流这次的放归经验 。
熟悉的“咕咕咕”的叫声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 大家心里已经猜到了什么 。
出去看的时候却没想到 , 这次不光是“肥肥”回来了 , 身后还围绕着一群乌鸦 。
【13年沈阳大哥救下中毒秃鹫,三次放生失败赖着不走,比小孩还听话】“肥肥”呼扇着翼膀“耀武扬威”的鹫立鸦群 , 还兴高采烈地转着圈 。
它像个期待家长夸奖的孩子 , 在饲育的工作人员来回踱步“咕咕咕”地叫着 。
周主任和其他的工作人员知道“肥肥”这是彻底不想走了 。
大家都对“肥肥”的恋家憋笑着 , 只好又一次无可奈何地将它留在救助中心 。
准备起飞的秃鹫
它和往常一样 , 有模有样回到了飞禽笼舍 。 就好像这个笼舍就是自己的家一样 。
就这样 , “肥肥”又在救助中心度过了几个月蹭吃蹭喝、被精心照料的快活日子 。
此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节后了 ,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 。
飞禽笼舍“钉子户—肥肥”与饲育工作人员早已成为一家人 。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 万物复苏的候鸟迁徙的时节 。
此时正是放生“肥肥”的绝佳机会 , 于是救助中心的人员又一次安排这只秃鹫放生 。
鸟类具有天生的方向感 , 因此很容易辨别方位、识别地点 。
为了避免“肥肥”像上一次那样放生成功后又自己找回来的情况再次发生 。
工作人员第四次放生“肥肥”的时候 , 为了避免它再次回来 。
此次刻意挑选了距离救助中心外百余公里的生态湿地作为放生地点 。
周主任和秃鹫
为了能够及时分析和了解“肥肥”回归自然后能否快速适应野外的生活环境 。
周主任特意准备了一个可以安装在“肥肥”身上的可以追踪定位的小型仪器 。
放置这个仪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肥肥”放生后的生存状态 。
等到放生的这天 , 很多工作人员都十分不舍 , 主动来给“肥肥”饯行 。
这一次“肥肥”十分争气 , 自始至终“肥肥”兴致高昂 。
它像个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及其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 。
它“咕咕咕”地扑着丰满的羽翼展翼飞向天际 , 消失在了目及之尽 。
“肥肥”第四次的放生成功且圆满 , 让工作人员都十分开心和欣慰 。
接下来首先要进行 , 就是对“肥肥”的飞行行迹按时追踪 。
推荐阅读
- 一群人闯入蒙古妖山,遭遇山难,27年后幸存者才讲出当年的细节
- 紧急提醒:最近杭州街头大量出现,千万别随意捡!有人一口气吃一斤,当晚送进ICU
- 沈阳|泰姬陵为什么是世界奇观?
- 云南人爱不释手的「见手青」被列入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菌名单,你怎么看?
- “你们管得太宽了”!2014年河南大学生因掏鸟窝,被判10年6个月
- 野生动物|荒山野岭废弃的房子危险吗?当地老人:别随便进
- 荒山野岭废弃的房子危险吗?当地老人:别随便进
- 上海一小区内20多只猫离奇死亡: 监控拍到了这一幕
- 重庆老头拒缴电费与村支书闹翻,05年在其寿宴投毒:没想过会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