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沈阳大哥救下中毒秃鹫,三次放生失败赖着不走,比小孩还听话( 三 )


通过飞行轨迹以此来分析判断它是否在野外生存的正常和顺利 。

救治成功的秃鹫
“肥肥”重回蓝天已有数十日 , 虽然所有人都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
但周主任和其他几位工作人员还是十分担心这只可以被形容为“乖巧”的秃鹫 。
被人工饲养了长达数月之久 , 回到自然界后可能在捕食方面遇到困难 ,
还经常带着食物到监视器显示的位置看望它 。
“肥肥”一开始看到工作人员十分激动 , 向工作人员飞扑而去 。
它看到工作人员带来的食物 , 很高兴地冲了过去 , 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
于后面几日“肥肥”逐渐掌握了猎捕的技能 , 对着带去的食物不再大快朵颐外 。
工作人员在“肥肥”栖息的地方发现了其他禽类的毛和一些剩下的骨头 。
这可以说明它已经能够独立猎捕其他禽类果腹了 。

其他鸟类的羽毛
重回蓝天
看到“肥肥”如今这个模样 , 周主任与工作人员也终于放心了 。
就这样过去一周 , 负责定位检测工作人员发现“肥肥”已经向北方开始迁徙离去 。
这一次 , 任凭工作人员如何高声呼唤“肥肥” , 它都未曾理睬 。
它在天空上盘旋未降 , 好似心中只有一望无际的蓝天 。
像极了在用这样的方式道别 , 悄然地一路向北 , 消失在了目及所至之处 。
“肥肥”迁徙北归 , 让周主任与中心工作人员彻底吃了一颗定心丸 。
成功的迁徙意识意味着“肥肥”已经完全找回了在自然界生活的习性 。
之前看到鸟类的羽毛和残骸也代表着它已经具备了独自生存的猎捕技能 。
倘若无意外的话 , 中心对“肥肥”的救治工作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练习起飞的秃鹫
可谁知好景不长 , 不久以后 , 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 。
结束通话之后 , 又让中心所有人的心马上提到了嗓子眼 。
来电的人称自己在路上遇到了一只体形硕大的鸟类在趴在地上 。
出于好奇他便上前观察 , 他发现大鸟的身上留有沈阳猛禽救助中心的电话 。
他就试着拨打上面的电话 , 告知大鸟正趴在地上无法动弹岌岌可危的情况 。
此刻电话那头的陌生人说的大鸟便指的就是“肥肥” 。
周主任听到“肥肥”出现异常的消息后 , 百感交集、万分紧张 。
连忙准备好必要物资 , 与工作人员火速赶往其告知的地点解救“肥肥” 。
起初周主任等人本以为是“肥肥”因为不惧怕人类 , 从而受到了来自人类的伤害 。

秃鹫受伤的部位
等到马上赶到“肥肥”所在的事发的地方之后 , 发现它左翼的骨架已经完全断裂了 。
不仅如此 , 它的两只爪子也被压扁 , 伤势万分严重 。
但仅凭看到的并不能确定是否是被人为伤害的结果 , 眼下首先要给它治疗 。
于是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急忙先将“肥肥”带回到救助中心进行抢救 。
负责检测定位系统的工作人员经过对装在“肥肥”身上的监视器数据比对分析 。
周主任很快就发现“肥肥”最后出现的地点在救助中心以北的一处山地 。
因为此山地人迹罕至 , 基本可以排除“肥肥”受到了来自人为伤害的可能性 。
从另一方面来看 , 此处山区四周是一个风力发电厂的所在地 。
山里密集地排布着风力发电的风车基站 , 为发电而持续转动着 。
这种巨大的风车扇叶和很强的漩流经常导致一些鸟类被卷入误撞受伤 。
而“肥肥”监视器显示的最后具体的地点 , 正好位于两处风车周围 。

风力发电机的风扇
从而周主任认为 , “肥肥”极有可能是被风车所产生的旋流而卷入所伤 。
周主任认为既然“肥肥”在外受伤的原因已经显而易见且明了 。
当务之急就是为其进行最全面专业的抢救措施 。
为此周主任特意带着它来到一家沈阳本地骨科类治疗非常有名的一家动物医院 。
经过医生的系统诊断 , “肥肥”的左翼骨折、双爪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 。
可见“肥肥”的伤势极其严重 , 需要马上立即手术 。
历时长达数个小时的复杂手术 , “肥肥”最终捡回一条命 。
然而医生告诉周主任等人 , “肥肥”术后康复的过程会极其漫长 。
特别是它左翼受伤严重 , 恢复周期需要很仔细的护理 。
但即便是骨骼及外部伤口愈合了以后 , 它的左翼很有可能落下终身的残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