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何有水的地方,时间久了就会诞生鱼,那些鱼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文章图片
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一定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 , 如今地球年龄45.5亿年 , 而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一种类似于铁细菌的古细菌 , 它们生存在距今大约42-38亿年前 。 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中 , 生命经过20亿年产生了简单的多细胞生物 , 又经过十多亿年诞生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 经过数次生命大爆发(环境适宜 , 迅速的辐射演化)出现了如今所有物种的祖先 。
而且地球生命的起源只有一次 , 在某个历史事件中 , 地球上产生了很多的有机物 , 然后又产生了蛋白和核酸 , 两者以现代人类还不明白的原因结合在一起 , 构成了生命的核心 , 如今所有的物种都离不开这两种物质 , 核酸中记载了生物的所有信息 , 而蛋白则是执行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 。 然而在我们周围也可以发现一些神奇的现象 , 比如挖一个大坑 , 但是却并没有投放鱼群 , 过一段时间后池塘里竟然有鱼了 , 难道是池塘里上演了类似地球生命诞生的过程吗?
答案自然是不大可能的 , 目前科学家们对生命的诞生有几种接受度较高的假说:原始汤理论、热泉系统 。 这两种假说的相似之处都在于认为地球生命是“无中生有” , 是有二氧化碳、氢气、氨气等物质自由碰撞结合的产物 , 而且都有持续的外部能量推动 , 原始汤理论认为原始地球环境炙热 , 海水就像一锅热汤 , 物质热运动速率很高 , 而且那时地球大气中闪电密布;热泉系统则以海底常见的热泉为重点 , 热泉可以持续地输出滚烫的海水 。
随便挖出的一个坑 , 肯定没有原始汤理论或者热泉系统假说中那样的环境 , 虽然物质也可以自由碰撞结合 , 也能诞生有机物 , 但是这个过程却需要很长的时间 。 而且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 这样诞生的生命为什么还会是碳基生物 , 产生的鱼也都还是人们见过的在地球上已经存在非常久的鱼类?在我国 , 挖坑出现的鱼大概也就是鲫鱼、鲢鱼、白鱼之类的 , 并不会出现完全没人知道的鱼类品种 。 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 , 这些鱼并不是池塘中自然诞生的 , 而是从别处过来的 。
俗话说千年草籽、万年鱼籽 , 除了少数食肉的鱼类 , 大多数的鱼在自然生态中都占据着比较低级的生态位 , 这导致鱼们有很多的捕食者 。 而鱼又没有特殊的战斗本领 , 面对牙尖嘴利的肉食鱼没有反抗之力 , 所以鱼就成了典型的机会主义生物 , 基本就是靠强大的繁殖力生存在自然界 。 而鱼卵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 可以耐受一定时间的干旱 , 在遇到合适的环境之后 , 鱼卵就可以孵化;而池塘中并不缺少鱼的食物 , 在空气中有很多藻类植物 , 随风飘荡进入池塘作为生产者 , 供养其池塘生态系统 。
动物的活动也不容忽视 , 鱼不能离开水而生存 , 绝大多数鱼也不能在地面上繁衍 。 然而鱼作为一种数量众多的生物 , 不止是食肉鱼类的食物 , 很多鸟类也可以依靠强大的飞行能力 , 掠过水面捕食鱼类 , 也有很多涉禽 , 就在水边活动 , 靠着大长腿在水中走来走去 , 遇到鱼就用长嘴迅速将鱼叼起 。 而鱼产卵的方式会使水底岩石、沙滩、水草上沾有鱼卵 , 鸟类的活动自然可能在羽毛上沾上一些鱼卵 。 鸟类飞行的过程中羽毛变干鱼卵会落下来 , 鸟到池塘附近活动 , 也可能将鱼卵带入池塘 。
其实还有人类自己的活动 。 挖坑没放鱼 , 让我们的注意力偏移了 , 认为没放鱼就不可能有鱼 。 除了上述的因素 , 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于人类发展需要采集很多天然的资源 。 河沙在建筑行业中很重要 , 因为酸碱性偏中性 , 而且颗粒较为均匀但是又有点粗糙 , 因此在混凝土中 , 河沙起着粘附水泥的作用 。 而采集河沙的时候 , 就可能将鱼卵一同采集上岸 , 鱼卵可以耐受一定的干旱 , 而河沙采集后也不是立马就可以用、能用完的 。 在外边堆积的时候 , 下雨天就可能导致鱼卵被冲刷进入池塘 。
推荐阅读
- 男子拒付停车费,强行冲卡拖拽保安!
- 龙虾养殖户发现有人在自家池塘内溺亡,抛尸后又自首,已涉嫌犯罪
- 女子进池塘捉泥鳅,把自己弄得一身泥,直接站在河里洗身上的衣服
- 广东老乡请人清淤,竟挖出三十斤“老鳖精”,老乡:希望卖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