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文章图片


从超重到失重,航天员要进行哪些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让人心疼


可喜可贺!我国空间站迎来了首次太空会师 , 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 , 6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内共同生活约5天 。

本文不讨论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瞩目成就 , 我们来看看航天员们从火箭发射到进入空间站 , 从超重到失重这一过程中 , 他们为此做了多少准备和训练 。
通常来说 , 航天员想要执行太空任务 , 要在地球上进行多个方面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 比如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训练、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及其他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等 。

1、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
在神舟十五号发射直播中 , 主持人提到过三位航天员在火箭升空过程中 , 要承受大约5g的重力 , 这个说的就是超重 。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作标准重力 , 加速度为1g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 。 如果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承受重力的话 , 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超重 。
加速度越大 , 超重力就越大 , 对人体的影响和损伤就越大 。
你有没有发现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 , 在火箭发射阶段都是“躺”在飞船的座椅上的 , 不像平常人一样挺直腰板坐在上面 , 而是采取了一种仰卧的姿势 。

航天员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奇怪的姿势呢?这其实就跟超重有关 。
我们知道超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甚至损伤 , 而且不同方向的超重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
一般来说 , 胸背向超重对人体的影响要比头盆向超重轻得多 , 因此航天员在飞船中多采取仰卧姿势 。
超重对航天员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身体要承受数倍于自身的重量上 , 还体现在他们的内脏器官的重量也要增加好几倍 。 在这种情况下 , 超重耐力低的人 , 会出现晕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

好在一个人的超重耐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 而超重训练也是航天员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 。
航天员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一般是在离心机中进行 。 离心机是一种特殊的训练设备 , 主要用于训练航天员的超重耐力以及在超重条件下操纵飞船和通信的能力 。
具体方法是让受训者半卧或坐在离心机的座舱里 , 逐渐增加离心机的转速 , 这时超重值也会逐渐增加 , 直到航天员不能耐受 , 再逐渐降低离心机的转速 。

当离心机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时 , 可以模拟出载人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时的持续超重状态 , 这时 , 身处其中的航天员所要承受的最大负荷 , 即重力加速度 , 会达到8g 。
要是正常人在离心机上的话 , 达到3g的时候就会头晕目眩 , 呼吸困难 , 可想而知航天员的感受会是什么样子的了:
这种感觉就相当于在航天员的胸口压了7个成年人的重量 , 而且还会持续几十秒 。

2、前庭功能训练
人们晕车、晕船时 , 会感到头晕目眩 , 恶心呕吐 , 这就是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 , 这种症状被称为运动病 。
相比晕车、晕船 , 航天员们在执行太空任务过程中的“晕飞船”或者“晕火箭”时的运动病会更加严重 。 在地面上发生运动病一般不会产生错觉 , 而航天活动中出现运动病时常常会产生错觉 。
不仅如此 , 在地面上晕车、晕船会有一个恶心、呕吐的过程 , 而在航天航天活动中 , 运动病常常没有恶心的先兆 , 就出现突发性、喷射性的呕吐 , 让人毫无防备 , 也更加难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