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等17国去美元化后,又有4个大国亮剑美元,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中德等17国去美元化后,又有4个大国亮剑美元,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文章图片


中德等17国去美元化后,又有4个大国亮剑美元,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文章图片

【中德等17国去美元化后,又有4个大国亮剑美元,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中德等17国去美元化后,又有4个大国亮剑美元,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文章图片


货币的信用、能源安全及债务边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 而石油美元通过美债把这三者之间非常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 所以 , 从这一点来说石油美元才是美元的核心 。

另一面 , 美国控制着国际外汇系统 , 并主导国际金融和主要商品交易的份额和定价权 , 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又通过对SWIFT的呼风唤雨 , 进而间接掌控了国际货币间的汇兑业务 , 换句话说 , 如果一旦哪个经济体不顺从美元 , 那么就有可能遭到SWIFT的特殊限制 , 导致这个国家无法正常接收海外汇款 。
近十多年来 , 这出固定的戏码已经在多个石油国家上演 , 正在此背景下 , 截止目前 , 包括中国、德国、俄罗斯、法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委内瑞拉、安哥拉等17国纷纷开始在商品交易领域或双边货币结算中减少或放弃美元的使用而改用其他货币 。

多年来 , 新兴市场国家一直在努力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美元的新金融体系 , 最新消息来看 , 这些举措只会增加 。
目前 , 全球去美元化的最新进展是 , 加纳在11月24日宣布正在制定一项新政策 , 用黄金而非美元储备来购买石油产品 , 这为石油美元体系走向衰败提供了最新的注脚 , 事实上 , 早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 , 印度和伊朗也探讨了黄金可以作为购买伊朗石油的结算方式 。
而就在半个月前(11月14日) , 埃及央行行长也表示 , 埃及镑将很快与美元脱钩 , 同时启动一系列货币政策改革 , 并正式开启一种新的国家货币指标 , 以便在外汇领域去美元化 。

另据埃菲社哈瓦那在11月2日报道 , 古巴央行也已经正式开始启动货币和汇率并轨进程 , 并停止与美元兑换 , 并且还要求外国人不要将美元带到该国 , 将不再接受美元 。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 , 伊朗也正在测试数字货币以绕开美元限制交易 , 最新进展是 , 据欧洲央行高级官员在12月1日的讲话表示 , 由欧洲央行支持的绕开SWIFT的数字货币的可行性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取得新进展 。
另外 , 俄也正在研究建立一个由黄金支持的加密数字货币的提案 , 更早时候 , 英国央行行长更是敦促全球央行应联合起来创建多极化的储备货币系统 , 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 , 以结束美元主导 , IMF也暗示拟根据特别提款权机制推出一个类似比特币的全球数字货币IMF Coin , 旨在取代美元 。
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 继中德等17国开始去美元化后 , 据目前来看 , 又有三个国家或也公开去美元化 , 让人意外 。

据沙特银行监管机构在12月2日公布的消息显示 , 沙特已经批准了一项央行数字货币计划 , 而就在稍早前 , 沙特正在与阿联酋相关经贸中 , 开启了研发数字货币进行交易的方式 , 来叫停美元 。
而让美联储更加意外的是 , 11月23日 , 由欧洲多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央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也共同组成了一个数字货币小组 , 旨在部分大宗商品交易或金融结算领域实现去美元中心化 , 不用怀疑 , 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结算金融体系裂痕正在美国和经济盟友间内部扩大 。
紧接着 , 印度也将采用一种基于卢比的支付机制从伊朗继续进口原油 , 随后 , 阿联酋也和印度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 以促进能源等在内的贸易和投资 , 并将美元排除在结算之外 。
与此同时 , 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发布消息称 , 该公司已经开始购买不是以美元计价而是以包括人民币等在内的非美元货币计价的原油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 而近几个月来 , 最让人意外的国家是越南 , 越南央行发布消息称 , 已针对进行跨境经贸的商人、居民以及相关银行和机构被授权使用人民币或越南盾进行交易 , 在越南的7个省份可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关货物或服务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些东南亚国并非是主要产油国 , 而他们也要贸易结算中去美元 , 这更像是为非石油国在一些有需要的商品交易领域放弃美元结算提供了一个方向 , 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 又有一个大国或将突然开始阻止美元 , 再次让市场大感意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