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确定了 , 神舟14飞船将在12月4日晚间返回东风着陆场 。
与以往不同 , 此次空间站上停泊着神14和神15两艘飞船 , 这并意味着随便搭乘一艘飞船都可以的 ,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飞船寿命是按照不小于6个月设计的 , 神舟14号飞船在轨时间达到了寿命临界值;二是神14航天员对神14飞船内部环境最为熟悉 。 所以神14航天员现阶段只能搭乘神14飞船返航 。
在很多人眼里飞船发射比返航“精彩得多” , 殊不知飞船返航也是“危险重重” , 着陆后航天员还面临着漫长的宿醉、衰老得更快……
神14返航经历超重、坠落、短时间失联与神13一样 , 神14飞船也采用快速返回模式 。 神12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了18圈 , 一圈耗时90分钟 , 所以飞船在“等待”27小时后才瞄准降落轨道 。 快速返回模式下 , 飞船只需绕地球飞行5圈便可实施降落 , 前后仅需几个小时 。
快速返回方案关键是选择恰当的飞船瞄准角度 。 经过航天专家计算飞船的轨迹夹角应控制在1.5°~1.7° , 角度不宜太小 , 也不宜太多 , 太小的话飞船高速飞行时可能被“反弹”到太空 , 太大则会导致减速幅度过快引发超重过大 , 超过航天员承受极限而酿成事故 。
类似“事故”在航天史上曾发生过 , 最有名的是1965年3月18日发生在苏联上升2号飞船的偏离事件 , 当年飞船在远地点475千米、近地点167千米 , 倾角64.8°的近地轨道返回时 , 航天员座椅上的束缚装置竟罢工了 , 晃动引发飞船重心偏离 , 最终返回舱降落在一个距离预设点38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 。
两名航天员在“冰天雪地”里苦苦煎熬了2天才得到救援 。 据一位航天员(帕维尔·贝尔雅耶夫)回忆 , 他似乎听到舱外熊和野狼的吼叫声 。 顺便说一下 , 这也是为何我国航天员返航时携带手枪、匕首的原因 , 2003年杨利伟执搭乘神舟5号返回时就带了一把64式手枪 , 配了7发子弹 。
再说下落过程 。 飞船下落过程中航天员要承受4倍体重的压力 , 普通人想象一下就感到害怕 。 当返回舱降落至90千米高度时进入了咱们常说的大气层 , 大气层与返回舱剧烈摩擦形成了一个电离气体层 。
该气体层温度又高、压力又大 , 将返回舱紧紧地包裹住 , 期间返回舱与地面工作人员失去了通信联络 , 时间长达4-5分钟 。 当返回舱降落至30-40千米的高度时才“重获光明” , 研究人员将上述区域称之为“黑障区” 。
返航舱一旦在“黑障区”发生意外 , 轻则偏离预定着陆点加大搜救难度;重则返回舱外露造成不可预想的灾难 。
神14航天员返航后面临着免疫力下降、体质柔弱、衰老加快神舟14号航天员从6月5日到12月4日6个月时间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 在地球上时航天员已经适应了重力的束缚 , 突然失重后血液像失去了“方向” 一样开始朝着人体上半部分集中 , 长此以往航天员机体发生了较大变化 ,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航天员变大的脸 , 这在原本就瘦的刘洋身上最明显 , 刘洋的脸足足大了一圈 , 类似“浮肿” 。
受神话传说的影响 , 很多人认为航天员在太空会变得更年轻一些 , 真实情况是航天员极有可能苍老得更快 , 包括神14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 。
这并非危言耸听 , 美国著名期刊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 , 作者为加拿大金斯顿女王大学的弗吉尼亚·沃克 , 文章称长期处于失重情况下、暴露在辐射之下的DNA聚合酶很容易出现偏差 , 比如复制准确度降低、损伤更大 , 进而导致航天员过早衰老 。
推荐阅读
- 神舟十四返回将在有“太空百慕大”的之称的南大西洋磁异常区减速制动离轨,曾有航天器在这个区域发生危险!
- 山林子自然社会人生随笔(69-70)谈关心人类命运 谈人类自由
- 太空“三峡”即将到来?发电效率,是地面的10倍,可供全美使用半年
- 探索美食新“静”界 火星人ET50超静音蒸烤炸集成灶评测
- 航天员执行太空任务,宇航服的用处到底是什么?一件值3000万贵吗
- 中国6名宇航员交接钥匙,“太空人口”数量我国占最多!
- 恭喜!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如今有了新的工作
- 神舟十四号返航倒计时,地面部队搜救面临多重考验,心疼宇航员
- “最忙乘组”忙在哪里?“神十四”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