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湖北出土千年不腐男尸,全身赤红口含玉印,身份至今成谜!( 三 )


这让专家们陷入谜团 , 遂是什么来头?他的职业又是什么呢?
仅仅根据墓中的文字信息无法找到答案 , 专家决定尝试根据他的年龄、出生等 , 了解一下他可能的经历 。
体检中医学专家根据遂的牙齿磨损情况推测出他大概60岁左右 。
倒推一下 , 他应该经历了三个时代 , 出生于战国末年 , 经历秦朝时期 , 最后在西汉初年去世 。
而在秦朝时期有一个规定 , 那便是全民都要参加兵役 。
专家推测 , 遂很有可能是在服兵役的过程中 , 参加了楚汉战争 , 并立了功 , 才得到了“五大夫”这个爵位 。

那么 , 他是不是因为参加过楚汉战争有功才被授予的爵位呢?
经过翻阅史料发现 , 确实有相关记载 。
史料中描述 , 在西汉时期 , 政府为了奖励功臣、安置流民 , 实行了按军功授爵赐田的制度 。
不过 , 有专家提出质疑 , 如果遂是因打仗立了军功 , 为什么他的墓葬中没有发现任何与兵器相关的随葬品?
因此这个推测很快就被推翻了 。
就在专家们对遂的身份 , 百思不得其解的时 , 凤凰山10号墓发现了一些资料 , 给了专家提示 。
那就是汉武帝时期 , 为了攻打匈奴 , 解决边塞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 , 政府鼓励人们 , 通过把内地的粮食运往边境 , 从而授予爵位 。
据《汉书?食货志》里面记载 , 如果有人能够运600石粮食到边境 , 赐二等爵 , 运4000石粮食的 , 赐九等爵 , 也就是五大夫 。

因此有专家认为 , 遂五大夫的爵位就是通过运输粮食所获得的 。
爵位推测出来了 , 那么 , 他的职业又是什么呢?
这时 , 有考古人员回想起 , 他们曾在发掘凤凰山168号墓葬时 , 在椁室的边厢 , 出土了一副“称钱衡” 。
顾名思义 , 就是用来称量钱币的衡器 。 此外 , 还有一件铜质圆形的砝码 。
因为古代铜钱很容易偷工减料造假 , 因此称钱衡就是用来检测铜钱的重量的 , 相当于验钞机 。
最重要的是 , 他们还在天平的横杆上 , 发现了一段文字记载 。
通过解读专家大吃一惊 , 认为遂极有可能是管理假币的 , 充当了工商管理局或银行行长的职位 。
另外 , 专家根据墓中同时出土的计笥 , 也就是陪葬品的清单推断 , 遂很可能做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 , 是当时江陵县管理文书的一位县丞 。

因为在计笥旁还有100多枚铜钱 , 一套完整的书写工具 , 如:笔、砚台、研石等 。 至于遂到底从事的什么职业 , 已经无从考究了 。
但让人不解的是 , 为何古尸能够历经2000多年 , 却丝毫没有腐烂 , 到底用了哪些黑科技?
尸体为何能够保存完好?首先 , 遂的棺椁深埋地下约8米 , 在地下水位以下 , 使之常年泡在水中 , 恒温恒湿环境稳定 。
其次 , 棺椁上面的填土有很强的密封性 , 尤其是五花土和青膏泥 , 能够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和效果 。
此外 , 这和棺椁的结构也有密切关系 。
它属于双层棺椁 , 而且外棺和内棺都是用3—6层的麻布加以捆束 , 然后用桐油和生漆密封 , 也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 , 相当于打造了一个真空的空间 。
但是造成尸体腐烂的原因 , 除了氧气 , 还和细菌有关 。

图13
那么墓穴的中的细菌又是如何避免的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 前面曾提到的内棺中奇臭无比的绛红色棺液 。
经专家检测 , 它是由汉江平原的地下水与墓主人身上的朱砂相混合而成 。
里面含有大量的硫化汞 , 起到了杀菌、抑菌的作用 ,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福尔马林 。
而这也进一步解释了 , 棺木在考古人员打开时之所以是侧放着的 , 是因为地下水的浮力 , 导致棺木漂浮起来造成了侧翻 。
遂先生的尸身得以保存2100多年而不腐 , 与他下葬后 , 一直处在隔绝空气、细菌又少的环境中有关 。
同时 , 与古人的智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总结如今 , 遂先生这具千年不腐的尸体和墓中出土的物品 , 都保存在湖北荆州博物馆中 , 承受着子孙后代的瞻仰 。

从他身上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智慧 , 感受了丰富的荆楚文化 , 也让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样子 。
当我们驻足其间观赏时 , 仿佛可以沉浸和触及到当时人们的生活 , 有一种历史在此刻停止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