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在昨晚 , 神舟十四号的返回舱终于成功落地 。 但悬着的心并未能放下 , 因为返回舱搜救任务难度不小 , 而且现场还出现了一些“小意外” 。
据媒体报道返回舱落下的地点温度处于零下26℃ , 这可是超出了当初的预想范围 。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的搜救大队陈实表示:从1999年至今 , 神舟飞船搜救任务已经进行了十多次了 , 但这一次应该是史上最难 。 因为这极端的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26℃ , 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
极端的低温天气 , 对于返回舱的装备是否会造成影响 , 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 。 毕竟返回舱从外太空以飞速的状态降落到地球 , 这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 , 如同一个“小炮弹”一样俯冲地球 。
相反 , 返回舱降落地球后 , 当下气温处于零下26℃ 。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下 , 对于外部的返回舱 , 对于内部的航天员都有一定的影响 。
同时航天员由于长时间外太空工作 , 身体也有一定的变化 。 因为在微重力的环境下 , 身体内部的骨骼都会出现一个放松状态 。 同时体液会出现重新分配 , 血液会减少20%左右 , 这在业内称之为“太空浮肿” 。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航天员在太空出差好像长胖了 , 并不是因为伙食太好的原因 , 而是这个大环境下 , 人的身体素质会为了适应环境而作出的一些变化 。
所以当返回舱成功着陆后 , 航天员并不能第一时间自己出来或者活动 , 需要有工作人员抬出来 。
毕竟长时间在外太空生活 , 返回地球后 , 身体还没完全适应过来 , 所以航天员是无法正常活动的 。 而当地的温度也处于零下26℃ , 对于拯救活动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
返回舱降落后 , 一个大型的降落伞让网友争论不休
从昨晚的返回舱降落直播来看 , 网友争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降落伞有啥用?为何落地后不第一时间切断?还需要人工去切断 , 我们真的这么落后吗?
其实并不然!首先我们要知道 , 这一个降落伞并不是简单的降落伞 , 它的存在可是给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 因为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 , 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减速” 。
因为进入大气层后 , 由于重力的作用 , 返回舱会开始加速度 , 如同一个炮弹一样下降 , 这意味着内部的航天员需要承受巨大的速度压力 。 所以这时候降落伞的出现就能起到很好的减少缓解作用 。
其次 , 这可不是简单的降落伞 , 而是经过特殊材料定制 , 是由工作人员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 , 就是为了保障航天员能平安返回地球 。 而这降落伞也分为三种:引导山 , 减速伞以及主伞 。
在返回舱距离地面差不多10公里的时候 , 返回舱就会自动打开伞舱盖 , 拉出引导伞 , 随后就是减速伞 。 有了降落伞的出现后 , 这时的返回舱大概在180米没秒 。
这过程中持续到差不多19~20秒后 , 减速伞开始与返回舱进行分离 , 同时还会拉出主伞 。 这时候返回舱的降落速度开始不断降低 , 从80米每秒开始向40米每秒再向8米每秒……直接安全稳定降落 。
说白了 , 就是为了避免过载太大 , 不能一下子“踩刹车” 。 就好比跟开车一样 , 如果我们的车速过快 , 一下子踩刹车 , 这是非常危险的 。
而我们的返回舱在如此高速的环境下 , 一下子把1200平方米的主伞打开 , 这意味着返回舱作用的驱动力非常大 , 差不多达到了100个G作用 , 这对于内部的航天员来说是危险巨大的 。
那么为何返回舱成功着陆后 , 这巨大的主伞没有主动脱落 , 反而是需要人工现场切伞?
推荐阅读
- 北极圈野火频现!气温曾达到38,科学家担心远古病毒或复活
- 神十四明明装有“北斗卫星”定位,为什么还要靠人工搜索?
- 神十四落地后,为啥需要人工切主伞?不切降落伞会怎样?
- 神舟十四号成功返回,为什么没有实现精准的“舱落人到”?
- 切伞失败?非也!神舟十四号返回圆满成功,1200平方主伞功不可没
- 现在到了抗原检测盒的时代了
- 神十四4日晚返回!400公里外降落东风着陆场,难度堪比万里中10环!
- 宁夏罗山发现5只石虎,辛苦捕猎,前被猞猁盯上,后又被金雕追击
- 返回时间已定!神舟十四号快速返回:比神十二缩短19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