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群的戾气】

网络上有人说现在社会上底层人群的戾气重 , 还有说要远离这群人 。 所谓的底层人群 , 应该是指广大的中低收入的普通民众 。 有国家统计部门对居民收入划分等级 , 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5.6亿人 , 月收入1000---2000元的有3.2亿人 , 月收入2000---5000元的有3.8亿人 , 也就是说全国大约有12.6亿人都是底层人群 。 你要远离到哪里去?
我们从事着这个社会主要的包括体力劳动的大部分职业 , 而且收入低下 , 满足不了来自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 对社会产生一种怨恨 , 这就是戾气的产生 。 这个我有过 , 你也有过 , 许多高收入人群也一定有过 , 这是人性的一种本质存在 , 为什么要把这个标签一定要插在底层人群的身上呢?
所谓戾气 , 就是指暴戾之气 , 心里极端压抑 , 行为走向极端的一种表现 。 它不是某一类人的特征 。 中国人有 , 西方人也有 , 是人都有 。
“人之初 , 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 , 出自于《荀子·性恶》 。 《荀子·性恶》中的原句:今人之化师法 , 积文学 , 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 , 安恣孳 , 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 用此观之 , 人之性恶明矣 , 其善者伪也 。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 , 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 , 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 , 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 , 就是小人 。 由此看来 , 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 , 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 , 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 , 是一个进步 。 既有逻辑 , 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 , 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 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 , 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 ”就是说:性 , 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 , 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 与“性”相对的是“伪” 。 “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 。 比如 , 仁义礼智信就是“伪” , 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
可见 , 教育是改变人类灵魂、思维的重要手段 , 在封建社会那叫“教化” , 而今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为什么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教科书这么关心呢?因为他们要站住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 , 引领所谓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 , 挑起民众情绪怨气 , 给这个国家制造动乱 。 其实 , 大家都努力地活着 , 高收入人群毕竟是少数人 , 大部分人都一样地面临着各反面的压力 , 无节制的放纵个性 , 有钱人也会使自己走向罪恶的 。
媒体上各种揭露“底层相害”的事件 , 触目惊心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储殷:“这中国的底层啊 , 往往有一点权力以后 , 迫害底层比谁都狠 , 这个看车的收拾送外卖的 , 物业的可以欺负做保洁的 , 有一点权力的底层 , 对比自己地位还低的底层 , 那是下了死手的欺负 。 ”小区保安打死外卖小哥 , 患者家属杀死医生 , 小贩反杀城管等等 。 我想说 , 外国也有 , 西方世界比我们多得多 。 贴上这个标签以后就更显出你的身上同样一股戾气 , 更显出你对这个社会的仇视和偏见 , 这种激化民众情绪的行为 , 居心叵测 , 这些所谓的大V们 , 他们有话语权 , 却不能替更多的民众发声 , 我们要时刻警惕着 , 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另类 。
网上一边倒地揭露这些现象 , 称之为“底层人群的戾气” , 更有人拿鲁迅先生的文章佐证 , 【鲁迅全集 , 第三卷 , 第46页】文章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互相伤害着 , 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 鲁迅先生有许多描写社会底层人们的情节 , 他们互相蔑视着、互相伤害着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 原名周樟寿 , 后改名周树人 , 字豫山 , 后改字豫才 , 浙江绍兴人 。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 ,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
大家知道 , 鲁迅先生作品里披露的是什么年代的情节 , 如此混淆视听 , 希望仅仅是认知的局限性 。
一小撮犯罪分子违法犯罪 ,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他们不能代表广大的普通民众 , 大家心有怨气 , 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许多的不足 , 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的努力 , 我们有参与权、监督权 。 我们也有话语权 , 对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揭露他、曝光他 。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 , 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
推荐阅读
- 空间站基本建成,明年我国航天会放慢脚步吗?民营火箭将异军突起
- 2022年12月6日我们一起关注大自然
- 科学家:银河系正朝宇宙中心快速靠近,宇宙中心到底有什么?
- 将石墨烯复合材料发射到月球表面,为抵御月球风化层侵袭做出贡献
- 神14乘组返回,我国空间站形态具备,美宇航员奋战7小时为供电
- 一对夫妻前往内蒙古参加婚宴,随了3668,看到菜肴后惊呼:血赚
- 新冠病毒还未消失,“潘多拉”病毒又要来袭?
- 祝贺航天英雄杨利伟!担任一份新工作
-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