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3年”:取消常态化核酸,我们更应该反思4件事


“被偷走的3年”:取消常态化核酸,我们更应该反思4件事


文章图片


“被偷走的3年”:取消常态化核酸,我们更应该反思4件事


文章图片


“被偷走的3年”:取消常态化核酸,我们更应该反思4件事


文章图片


挺焦虑的 , 并且越来越焦虑 。
有第一个城市提出“不再查验核酸 , 不再常态化核酸检测” , 最近就陆续有更多的地方跟随而至 。
“被偷走了3年” , 忽然有了一个将要放开的趋势 , 忍不住焦虑 。
尤其是 , 当你察觉到疫情就在你身边 , 离你很近 。
你甚至还没有做好准备 , 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阳人” 。
毕竟 , 真要放开 , 谁也不知道自己哪天也阳了 。
我家这栋楼 , 5楼有一户人家阳了 。
所以 , 我们这栋楼就被暂时封在家里 。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疫情 , 我却倍感焦虑 。

我反思了几个问题 。
1、每个人都是“旁观者”
当疫情距离我们比较远 , 不在你居住的环境周围发生 , 而是在互联网上被放大时 , 你是感觉不到那种“危机感”的 。
那个时候 , 我们都是“旁观者” 。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 , 叫“旁观者效应” 。
意思是:
当某件事情被要求单独一个人执行并完成时 , 这个人责任感就很强 , 会尽力把事情做好 。
但如果这件事被分散到多人身上 , 那么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降低 , 心态退缩 ,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用在疫情上 , 更形象 。
举个例子:
当自己“阳了” , 有80%甚至90%的人 , 都要求在家隔离;
而邻居“阳了” , 有同样数量的人 , 希望他们被拉走集中隔离 。
这就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 。

可以想象:
当某一天完全放开时 , 肯定会陆续有更多人阳 , 然后自己在家度过 。
他们会选择居家隔离 , 还是不顾自身的阳 , 继续去工作 , 去社交 , 去外面聚集?
这与道德感 , 责任感都有关 。
毕竟也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阳了 , 但我不核酸检测 , 所以就没有人知道我阳 ,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一段时间过去了 , 我好了 。 但这段时间里 , 我到处逛 , 或许又让别人阳了 。 ”
一而十 , 十而百 。
但这些 , 都需要我们个人去承担 。
到了这个时候 , 个人的责任感与道德感 , 就显得尤为重要 。

2、习惯 , 心理承受度 , 狐假虎威者
3年了 。
做了3年常态化核酸 , 经历了3年或严格或松懈 , 或较真或敷衍 , 或真实或荒诞的日子 。
人们对于做核酸 , 进入场所初试场所码这些事情 , 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习惯 。
即使你不愿意承认 , 甚至不喜欢这些“规则” , 也被动地成为了你的习惯 。
心理承受差的人 , 或许会经历一段“怅然若失”的感觉 。
就像忽然开启了“圣人模式” 。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家里养了只鸽子 。
他训练喂养鸽子的方式是:只要你频繁煽动翅膀 , 我就知道你饿了 , 我就会喂你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主人出了意外再也没回家 。
鸽子饿啊 , 拼命地煽动翅膀 , 可它煽了一天一夜 , 依旧没有人给它投食 。
最后 , 鸽子又累又饿 , 暴毙而亡 。
讽刺的是 , 鸽子没被关在笼子里 , 也没被拴着 , 它随时可以煽动翅膀离开 。
明白了吗?
当然 , 还有狐假虎威者 。
当老虎撤回森林深处 , 狐狸就再也不能借势“装X”了 。
毕竟 , 鸡毛就是鸡毛 , 也只能是鸡毛 , 不能当令箭 。

3、开源节流 , 努力赚钱 , 是接下来的首要目标
说真的 , 我身边那些餐饮店老板 , 实体店老板 , 都挺难 。
有一个 , 房子还被“法拍”了 。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被偷走的3年”:取消常态化核酸,我们更应该反思4件事】没有钱 , 店开不了门 , 只能吃老本 。
眼看着存款越来越少 , 最终实在没办法了 , 就只能任由情况变坏 。
这3年的经历 , 越来越多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攒钱 , 赚钱 , 理智消费” 。
从前段时间的数据就能看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 , 都开始提前还房贷” 。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不想承担这么大的“杠杆”了 。
想要尽量降低家庭的开销 , 减轻家庭的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