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虽然人类曾经造出了航天飞机 , 在返回地球时可以滑翔降落到机场跑道 , 非常精准 , 但是由于航天飞机的造价高昂 , 再加上技术风险大 ,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2次航天飞机事故 , 所以航天飞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 取而代之的就是传统的飞船 。

不管是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 还是我们中国的神舟载人飞船或者是美国的载人龙飞船 , 在返回地球的时候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 , 比如说制动减速、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启减速伞减速、着陆到地面或者海面 。

例如我们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返回地球之前 , 需要从空间站组合体撤离 , 然后开始环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 , 再进行姿态调整并降低飞行速度 , 开始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 。 在恰当的时机 , 飞船的返回舱和推进舱还会进行分离 , 返回舱准备再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 而推进舱则留在外太空 。

当飞船返回舱再入地球大气层后 , 由于飞船返回舱速度极快 , 速度接近7.9公里每秒 , 再加上地球有浓密的大气层 , 所以这时候飞船外部的温度急剧上升到上千℃ , 整个飞船好像就是被熊熊大火包围着 。 王亚平在回忆乘坐飞船返回地球时就曾经表示 , 透过飞船舷窗可以看到飞船外部烧得通红 。 也正是因为外部温度极高 , 飞船表面产生了等离子体 , 会屏蔽电磁波 , 所以飞船会短暂“失联”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黑障” 。
【神舟十四号着陆后,切降落伞失败?如果拖曳滑跑,航天员或有危险】
而随着飞船高度不断下降 , 速度也会随之下降 , 燃烧的现象也慢慢地就结束了 , 当飞船返回舱回到距离地面大约40公里时黑障就消失了 。 紧接着 , 飞船还继续下降 , 当它下降到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 , 就会开启减速伞进一步降速 。


飞船返回舱的降落伞分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三顶伞 , 这些减速伞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开启 , 而是先打开引导伞 , 再通过引导伞来讲减速伞拉出 , 过一会才会将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的主伞拉出 。 经过这一系列的减速步骤后 , 飞船返回舱的速度就会从高铁那么快的速度下降到普通人跑步的速度 。 相信大家看了飞船返回过程时 , 就会发现在下降的过程中 , 飞船返回舱被一个巨大的降落伞吊着慢慢下降 。

这还只是飞船返回舱减速的一个步骤而已 , 想要飞船安全着陆到地面 , 还需要着陆反推发动机发挥作用 。 当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离地面大约1米的高度时 , 反推发动机就会启动产生一个巨大的反推力 , 将飞船速度降低到1到2米每秒 。 再加上飞船返回舱内的座椅也有缓冲的作用 , 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 所以飞船返回舱内的航天员受到的冲击非常小 , 非常安全 。

一般情况下 , 飞船在降落到地面以后还不算完成任务 , 因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 比如说有时候需要切断减速伞 。 在之前的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 , 我们就会看到航天员切断减速伞 , 但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以后减速伞没有切断 。 有一些网友认为神舟十四号飞船落地后切伞失败 ,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是返回地球“失败”吗?

在飞船返回地球没多久 , 着陆场搜救人员就抵达现场了 , 有一些工作人员拿着锯子在那里锯主伞 。 所以有一些人认为应该是飞船着陆后切伞失败了 , 很多人都担心 , 当时飞船没有切断减速伞 , 如果遇到强风可能会被拖曳滑跑 , 飞船内的航天员可能会有危险 。

也有一些网友认为飞船返回的过程是非常完美的 , 之所以没有切断减速伞 , 其实是由飞船内的航天员来决定的 。 如果着陆场的风速比较快 , 航天员就会切伞 , 如果风速不快就不需要切 。 因为当时的风速不快 , 航天员根据气象情况不执行切伞的动作 , 所以就没有切断减速伞 , 搜救人员在抵达现场后 , 有专人去切断减速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