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旅行业来说 , 世界杯促销的意义更多在于市场教育 , 吸引非核心客群参与消费 , 如景区酒店、露营住宿与世界杯观赛主题的结合 。 遗憾的是从市场反馈看 , 世界杯酒店的热潮集中在本地酒店 , 主要是价格低廉的连锁酒店和影音酒店 , 这意味着世界杯热潮的后效存疑 , 行业还需从更多途径寻找复苏方式 。
在线旅游 , 复苏倒计时?
显然 , 酒旅市场的复苏时刻尚未正式来临 。
山西证券曾预测 , 今年暑期国内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七成以上 , 理由是疫情政策优化利好、消费刺激相关行业政策不断推出 。
但从OTA平台的财务数据看 , 携程二季报显示 ,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1.27亿元 , 而2019年上半年为168.55亿元 , 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一半水平;同城旅行三季报显示 , 今年三季度收入为20.48亿元 , 而2019年Q3为20.62亿元 , 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但经调整利润净额仅为2.51亿元 , 而2019年Q3为4.19亿元 , 经调整净利润率从疫情前的20.3%下跌到12.3% 。
与此对应的是 , 美团则在今年二季报中不再单独披露到店酒旅板块业绩 , 而是合并进入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 从Q1业绩看 , 美团到店酒旅营收从2019年的44.9亿元增至今年的76.2亿元 , 成为为数不多逆疫情增长的平台 。
从原因看 , 不同平台的业绩表现论证了不同市场的受冲击程度——高端的异地/跨国出行受冲击最严重 , 票务市场尚可 , 本地酒旅复苏最快 。 美团酒旅业务量的提升 , 并不是美团的应对政策较其它平台更好 , 而是美团酒旅的业务基本盘是中低端的本地酒旅 , 正好处在避风港位置 。
这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现象解释 , 两者是决定OTA平台长期增长能力的关键 。
以需求侧为例 , 疫情以来的主要现象是酒旅消费需求被压制 , 避险成为消费端的主要情绪 , 产品降价、宣传活动难以抵消疫情影响 。
其中出行越远 , 行程越长 , 疫情风险就越大 。 在不少消费者眼中 , 出行 , 尤其是异地出行变成了一场以隔离为代价的豪赌 , 口红效应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消费转向小消费 , 高风险的异地出游变成小范围的周边游、本地游 。
露营、飞盘等活动都在这一时期走红 , 其本质仍然是本地游 , 表达的是消费者的避险心理 。
在供给侧 , 疫情加速了中小酒店出清 , 行业连锁化、高端化程度快速提升 。 美团今年Q1财报显示 , 平台间夜量同比下降 , 酒旅营销收入减少 , 但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6.4% , 其中高星酒店间夜量占比达到17.4% , 创下历史新高 。 背后原因是 , 行业份额集中提升了平均客单价 , 但压缩了中小酒店、民宿供给 , 减少了在平台进行营销投放的客户体量 。
这意味着 , 尽管防控政策已经优化 , 市场的复苏仍将是一个缓慢过程 , 相较本地市场 , 异地出行的复苏将面临更多困难 。 在近日的2022携程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 , 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 , 旅游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 但毫无疑问的是 , OTA平台和供应商都必须“锦衣缩食” , 等待明天的太阳升起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对在线旅行平台来说 , 眼下更关键的问题是 , 如何调动消费者的信心 。
对酒旅商家来说 , OTA的身份是水龙头 , 水量大 , 水费也不便宜 。 而疫情后 , 这个水龙头的供水能力在明显下降 , 这迫使更多商家到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去寻找流量 , 尝试低成本转型的可能 。
对OTA平台来说 , 情况更为严峻 。 从财报数据看 , 老牌OTA平台的营收、利润普遍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特别是出入境业务仍然阻力不小 。 今年以来疫情主要冲击了OTA平台核心客群所在的二线以上城市 , 对消费端的遏制尤其明显 。
OTA平台的绝大部分利润来自于酒店佣金 。 从OTA住宿业务营业公式营收=房间日均收入*间夜量(入住房间数*入住天数)*佣金比例(%)来看 , 新冠疫情主要冲击的是间夜数指标 。 如果用互联网商业基本公式营收=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来看 , 疫情冲击了平台的流量和转化能力 。
此外 , 酒店降价、平台降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例如2020年2月疫情爆发之初 , 携程就宣布近期国内玩乐平台百分百免佣金 , 并发布最高70%返佣政策 , 同时免除供应商春节期间推广费用和未来数个月的分销系统使用费 。
推荐阅读
- 周边游|长公主到访班戈城堡,授予城市地位,北爱尔兰的景点值得去看看
- 欧洲旅游|意大利购物旅游明年有望突破200万!
- 欧洲旅游|英国皇家糕点师正在招聘(遇见皇家糕点师凯瑟琳)
- 教堂|从壁画上管窥中世纪欧洲烹饪3
- 阿姆斯特丹|旅居城市盘点:全球10大适合旅居的城市
- 腾冲|贵州新增15个国家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项目
- 欧洲旅游|关于旅游能学到的意义
- 世界杯|这个冬天,总要去一次黄龙!
- 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想转型,摆脱乌烟瘴气的旅游形象,但当地人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