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始蛇类最早出现于1.3亿以前 。 科学家在距今9200万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未完全退化四肢的蛇类化石 ,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 , 蛇应该是由原始的洞栖蜥蜴进化而来的 。
在已经灭绝的蛇类中 , 更大的当属泰坦巨蟒 。
泰坦巨蟒是一个生活在6000至5800万年前的无毒肉食性蛇属 , 它的长度可达14.6米 , 重量甚至超过了一吨 , 它将猎物紧紧缠绕窒息而死 。
它捕食的受害者甚至可能包括鳄鱼 , 泰坦巨蟒之所以能长到这么大的体型 , 可能是因为在它演化的时候 , 地球的温度比现在更高 。
二十八条巨蟒的化石是在2009年在哥伦比亚北部的塞雷洪煤矿被发现的 。 在此以前 , 在南美洲昔日的热带地区很少有古新世的脊椎动物被发现 。
蛇属于一种冷血动物 , 冷血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 , 自身体内不能恒温 , 要通过阳光的照射来保持体温 , 所以蛇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从而降低新陈代谢减低用于抗寒所损失的能量 。
也正是如此 , 如今的蛇几乎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 。 但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蛇一般都是比较小的一种动物 。
泰坦巨蟒被发现在南美洲区域 , 它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极端的高温期 , 当时南美洲区域平均温度达到了32.8℃ , 远远高于 , 现在也正是因为这么高的地表温度给了蛇这种冷血动物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 , 促使了巨蟒的繁衍 。
泰坦巨蟒是变温动物 , 当时泰坦巨蟒生活的热带地区比研究人员预计的更暖 , 平均气温在32℃ , 只有这样的气候才能让蛇长这么大 , 现代当地的平均气温为26℃-28℃ ,
相关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哺乳动物虽然体型缩小 , 但是像泰坦巨蟒这样的爬行动物体型反而变大 , 也因此得出了气候变暖会导致冷血动物体型缩小的结论 。
有猜测称气候变化有可能是泰坦巨蟒灭绝的主要因素 , 气温出现巨变它们不能通过环境温度来调节体温等因素导致它们灭绝;
泰坦巨蟒会再次重现吗?【泰坦巨蟒为什么会被科学家禁止复活】正常情况下生物灭绝之后就不会再重现了 , 但是如果地球气温继续据身高达到了泰坦巨蟒生存的有利条件 , 或许导致泰坦巨蟒再次重现 。
推荐阅读
- 中国科学家发现恐龙是鸟类祖先的重要证据
- 尽早看清核聚变不是最好出路
- 昆仑山发现万年岩壁,画了一架“飞机”,难道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 动物也会自我了断?能杀死自己的几个动物
- 意大利40年物理学史
- 若能穿梭时空,你想遇到谁?——剧场版:穿梭时空的相遇
- 张核子、张珊珊怎么样了?
-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 也许人类才是外星人?人类身体多项反常特征,让人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