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特殊”的身体,进化突破人类极限( 二 )



新事物的出现会伴随着某些旧事物的消亡 , 而这个过程是需要经过与岁月的磨合一步步熬过来的 。
03潜水之谜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巴瑶族人超凡的潜水能力再一次淋漓尽致地验证了达尔文进化论 。

一般人潜水不免都要担忧减压病 , 耳鼓膜受损 , 甚至肺部损伤的危险 , 而巴瑶族人是如何克服这些而以水相伴了一千多年都未曾上岸生活?
据发现 , 巴瑶族人的脾脏比周边陆地生活的居民要大约半倍 。 而脾脏 , 正是能在水中憋气过久的重要器官 。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推测 , 巴瑶族人的身体构造起初也跟大家毫无区别 , 只是因为一直生活在海上 , 以贩卖海产品为生 , 他们不得不每天潜入几十米的深海中捕捞猎物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忍受不了因潜水导致各种疾病的弱者被淘汰 , 剩余的都是能适应深度长时间潜水的优秀者 。 久而久之 , 脱颖而出的基因便被一代代保留了下来 。
既然环境无法适应人类 , 那唯有人类去适应环境才有一线生机 。 否则 , 一味固执莽撞向前冲 , 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就容不下你 。
巴瑶族人除了脾脏体积比一般人要大之外 , 要想潜水潜得更深 , 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代价——刺穿耳膜 。

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去学习潜水捕鱼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巴瑶族是海里生 , 海里死 , 水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
为了能捕捞水中猎物补贴家用 , 只有把受深水影响的耳鼓膜刺穿才能适应长期的水下活动 , 以此降低水压带来的疼痛 。
所以 , 当巴瑶族人上了年纪 , 刺穿耳膜所带来的危害也渐渐突显 , 听力变得越来越差 , 甚至会完全失去听觉 。

虽然适应环境让巴瑶族人得到了超凡的潜水能力 , 但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时间的折磨 , 还有身体的损伤 。
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 , 没有人能完全协调好这杠称的平衡 , 我们能做的 , 就是静静地等待 , 查漏补缺 , 尽量不让失方过多地超越得方 。
04结语
后来 , 为了不让巴瑶族人毫无节度地破坏海域渔业 , 扰乱海产品市场 , 一些国家也曾经许诺给予巴瑶族人国籍 , 让他们上岸生活 。
有些族人也应允了 , 即使是适者生存 , 也可以换个环境去适应 。
【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特殊”的身体,进化突破人类极限】或许 , 这漫长的适应过程和痛苦的后遗症使得他们明白 , 有时换条路走 , 会不会更舒坦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