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特殊”的身体,进化突破人类极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艘小木船 , 一间矗立在水中的用树叶和木材简陋搭建的高架屋 , 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 。
巴瑶族长期生活在海域之上 , 东南亚附近的水域都能看见他们跟游客互动的身影 。
他们不属于任何国家 , 一千年来都跟海水相伴 , 以渔业作为赚钱的主要方式 。
若是普通人长期生活在水上 , 身体必定是吃不消 。 但巴瑶族不同 , 一千年来 , 几乎不上岸 。
或许他们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后 , 身体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 才得以让一个人类身体可以完全与水和谐地交融 。 有人认为:他们的进化已然突破人类的极限 。
01巴瑶族 , 大海的孩子
巴瑶族从诞生以来 , 就不属于任何国家 。 他们绝大部分游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附近国家的海域之间 , 就像浮萍一般居无定所 。 他们使用木船就跟我们使用汽车一样频繁 。
因为生活在海里 , 他们自称为“海萨玛” 。 巴瑶族是大海的孩子 , 也是自己的主人 。
他们的生计全靠从海里打捞的“珍品”与陆地人进行贸易往来 。 因为没有固定的归属 , 所以没有国家可以限制他们的出行区域 , 每个巴瑶族人都能够成为自由自在的商人 。
巴瑶族人由于长期在海上暴晒 , 皮肤也变得黝黑暗沉 。 这支以海为家的神秘民族 , 自然世间也流传着各种关于他们与大海渊源的传说 。
有人说是因为巴瑶族人怕被陆地上的怪物追击 , 不得不在海上定居;有人说是公主失踪后 , 出去寻找的卫兵因为没有找到公主的踪迹而不敢上陆地;
也有人说公主失踪后 , 是国王要求士兵们只要一天找不到公主 , 就不要回来陆地 , 因此才会留在了海上;还有人说巴瑶族祖先犯了错 , 作为惩罚被流放于海上 , 没有命令不得召回陆地……
形形色色的传说 , 也不过是为巴瑶族生活在大海上的独特方式 , 找一个正当的理由 。
让世人认为他们也是正常的人 , 不是怪物 , 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人种 , 只是迫于无奈而居于大海 , 跟普通人没有区别 。
巴瑶族人是大海的孩子 , 也是跟我们一样需要钱财保障生活的普通人 。
02会捕鱼的“美人鱼”
巴瑶族长期以大海为伴 , 最为人知的莫过于他们引以为傲的一身高超的潜水捕鱼的本领 。
别人捕鱼是用各种渔网、鱼叉、鱼斗、鱼篓等等第三方工具 , 巴瑶族人干脆直接 , “扑通”翻身一跃 , 直接潜水捕鱼 。
据统计 , 一般人水里憋气最多也就一两分钟 , 而巴瑶族人能在水里憋气十几分钟 。
普通人借助完善的潜水设备潜水最多也就一两个小时左右 , 而巴瑶族人只带上用玻璃与木材简单组装的护目镜 , 和一支打猎用的长矛 , 纵身一跃 , 就能在水里活动五个小时左右 。
其非常人能及的肺活量令人不得不感叹 , 巴瑶族人是天生的“美人鱼” , 也是上天追着喂饭吃的捕鱼高手 。
对于巴瑶族来说 , 潜水能力跟捕鱼能力是成正比的 。
长期下水捕捞水中动物的习惯 , 早已经把他们的眼睛锻炼成火眼金睛 。 水中憋气的十几分钟里 , 已经足够他们火速定位猎物的大小和位置 , 接下来就是长矛一出 , 猎物到手 。
巴瑶族人生活的地方大多数已经变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 他们可以不用像以前到处在各个国家的海域漂泊营生 , 单靠每日向游客兜售的海产品 , 就赚够了他们几天的口粮 。
更有甚者 , 打捞到珍稀的精品 , 收益愈是不菲 。
巴瑶族不是什么特殊的种族 , 他们跟我们一样有着人类该有的构造 。 只是如此与众不同的能力究竟因何而起?他们的身体是否已经有了新的进化?
推荐阅读
- 企鹅本是海洋生物,但住在森林里的企鹅你见过吗
- 在海洋里生活着奇特的蜗牛
- 澳大利亚发现1亿年前海洋巨兽遗骸,专家称全世界罕见!
- 贝加尔湖明明是一个淡水湖,为什么会生活着海洋生物?
- 于海洋|上海有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景色各有千秋,其中只有一座免费开放
- 海洋中诡异的“荷包蛋”
- 腿长比楼还高的巨大海洋生物,你见过吗
- 荷花|在蔚蓝的海洋中湮没
- 小李子彻底翻车:和100名模特开船趴,边玩乐边讨论如何拯救海洋
- 孙卓吐槽食堂太贵,孙海洋一家反应各不相同,姐姐回答尽显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