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冬天被狼杀,夏天去杀狼,猞猁和狼为什么相杀?


文章图片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 曾经难寻踪迹的猞猁又出现在了大兴安岭 。 不过目前东北地区正处冬季 , 猞猁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 。

一方面冬季严寒 , 气温较低 , 猞猁难以捕获猎物;另一方面则是大兴安岭里的狼群 , 会挤压猞猁的生存空间 。 一些朋友可能听说过猞猁“屠狼机器”的名号 , 为什么还会害怕狼 , 甚至被狼捕杀?
事实上 , 猞猁与狼之间的恩怨 , 会因为季节不同而胜负不同 。 在夏季的时候 , 猞猁会杀得狼落荒而逃 , 而在冬季 , 猞猁则会被狼群压制 。 那么为什么猞猁与狼会相杀呢?我们下面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

1、关于猞猁
猞猁是猞猁属动物的统称 , 该属下一共有四种动物 , 分别是欧亚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 , 从名字上就能知道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
不过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是欧亚猞猁 , 它也是猞猁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最凶猛的一种 , 体长可达90~130厘米 , 体重约为18~30公斤 , 和一只中型犬的大小差不多 。
猞猁属于喜寒动物 , 基本上只在北温带寒冷地区的森林中生活 , 是分布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 。 在我国 , 猞猁分布范围较广 , 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及东北各地均有分布 , 尤以北方数量为多 。

猞猁长得像猫却远大于猫 ,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猫” , 它们身披暗黄色毛发 , 但这身颜色在动物眼中是绿色的 , 因此猞猁藏身森林之中 , 可以与绿树融为一体 , 很难被发现 。
猞猁非常机警 , 它们的听觉非常发达 , 耳朵经常转动 , 能够听到数十米外鼠类活动的动静 。 发达的视觉和听觉练就了捕食小型鼠类的本领 , 填饱肚子没有问题 。
不过因此认为猞猁像猫一样只会抓老鼠 , 那就大错特错了 。 身为猫科动物的一员 , 猞猁将自身的战斗力强化到了极致 , 它们身形敏捷 , 性情机警 , 战斗力强悍 。 不仅能捕食鼠类等小型猎物 , 还能捕食狍子 , 甚至野猪这样的大中型猎物 。

2019年 , 黑空降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猞猁捕食狍子的画面 , 其中狍子的头部已经被咬断 , 猞猁正在享受着美味的狍子肉 。 猞猁擅长伏击 , 经常躲在猎物常常出没的地方 , 待猎物靠近时 , 突然发起攻击 , 将猎物锁喉放倒 。
除了捕食猎物 , 猞猁在某些特殊时期 , 还会向森林中的强大猎食者狼发起挑战 , 甚至能将狼杀到落荒而逃 。

2、号称“屠狼机器”
猞猁有个名号叫“屠狼机器” , 体型比狼小很多的猞猁 , 竟然能对狼形成压制 , 令人惊讶!
从1997年至2017年 , 白俄罗斯动物学家对纳利博基森林里狼和猞猁的长期斗争 , 进行了长达20年的记录 , 结果显示 , 森林中狼的数量与猞猁的分布密度呈反向相关的关系 。
也就是说 , 猞猁分布密度越大 , 狼的数量就越少 , 猞猁分布密度较小时 , 狼的数量就有所增加 。 不仅如此 , 动物学家们还观察并记录到至少11起猞猁主动猎杀狼的情况 , 其中还包括5只成年狼 。

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 , 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 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 , 猞猁常常会光顾狼窝 , 猎杀狼窝里的幼崽 。 有些时候 , 猞猁甚至敢单独猎杀落单的成年狼 。
你可能会说 , 狼是群居动物 , 独来独往的猞猁凭什么能对狼群形成碾压之势?
这是因为在夏季的时候 , 栖息地的植被良好 , 草食性动物活动频繁 , 狼的猎物较多 , 那么狼群的规模相对较小 , 很多狼群只是一对成年夫妇带着一窝幼崽的状态 。

当狼爸狼妈外出打猎时 , 猞猁就会趁机偷袭狼窝 , 杀死并吃掉狼崽 。 而成年狼发现并试图反击时 , 猞猁已经跑到树上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