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如何面对死亡,是我们的必修课


《沉思录》:如何面对死亡,是我们的必修课


文章图片


【《沉思录》:如何面对死亡,是我们的必修课】人生有八大苦:生 , 老 , 病 , 死 , 爱别离 , 求不得 , 怨憎会 , 五阴盛 。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体会这些苦楚 , 准确地来说 , 这些苦楚就是我们表达的情绪和体味的酸甜苦辣 。 但人总是趋利避害的 , 我们总想在喜悦和心安中度过一生 。 我们享受生带来的欢喜 , 却总是回避人生的另一端:死亡 。 认为那是晦气的 , 那是不祥的 , 也有人会觉得这是恐怖的 。
但人生的尽头就是死亡 , 这是早晚有一天会来临的事情 。 死亡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 , 那在死亡之后呢?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应该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被思考 ,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晚年之作《沉思录》就是一个学者在晚年时对死亡这个话题的深刻思考 。 他回顾自己戎马生涯的一生 , 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以及与心灵的对话记录了下来 , 用来反省自我 , 安顿灵魂 。

马可· 奥勒留是西方哲学史中斯多葛派哲学思想的最后传承者 , 也是罗马帝国的一位贤君 。 他是一位帝王 , 更是一位学者 。
在这本《沉思录》中 , 我们能感受到他垂暮之年对人生的思考 , 在经历了跌宕起伏一生之后对生命的从容与豁达 。 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来迎接死亡 , 淡定坦然 。 就像他所说的生命的终结是与宇宙的理性、自然的秩序相和谐 。 我们应该愉快地接受这样的终结 , 但是 , 宇宙的理性会让我们用另外一种形式得到新生 。
斯多葛派最主要的哲学观点就是“一元论” 。 一切轨迹都遵循宇宙的发展 , 自然的和谐 。
生命的馈赠来源于宇宙和自然:“那是宇宙运行之处就给你设置好的 , 命运早就对你所遇见的一切事物做好了安排 。 ”
这和我们老祖宗的一些观点非常相似 ,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运薄 ,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按照既定好的发展而发展 。 属于你的不会跑 , 不属于你的想要也是得不到的 。 只不过 , 我们的运势是东方神明中的司命天君来撰写 , 而在斯多葛派中这个神明就是宇宙和自然 。
我们常说“顺应天命” , 我们也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 那到底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如何掌控命运又如何顺应命运?
在《沉思录》中 , 这位睿智的老人说:“人生苦短 , 应该在正确的理智与公义的指引下过好当下的人生 , 在放松中保持克制 。 ”
“不傲慢地接受 , 也不勉强地放弃 。 ”
与自然的链接顺应自然的发展 , 在放松中保持着对生命的理智 。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 , 而是很多条线相辅相成 , 相互交织 。 宇宙和自然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种剧本 , 我们需要对生命保持敬畏 , 最大限度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
“没有人能够阻止你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 , 任何违背共同自然理性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 ”
需要争取的东西一定要努力争取 , 该放弃的时候要心甘情愿地放弃 , 而不留下一丝丝遗憾 。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尽人事知天命” 。 用努力的拼搏和进取去等待一个成功而满意的结果 。 纵使 , 有时这个结果可能不如我们的预期 , 但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并不亚于那个既定的结果 。
将生命看成自然的馈赠 , 按照自己的本性在努力过好每一天 , 我们就会更加从容地面对死亡这件事 。

我们生是凝聚而来 , 那么死就是分解和消散 。 在死亡之后一切都会结束 , 一切来源于自然 , 也终将回归自然 , 回归宇宙 。 落叶归根滋养大地 , 来年春天破土重生 。 任何的生命皆是如此:
“在你的来源之处 , 你终将消散回归 。 经历万千变化 , 复位返归于那初始起源的理性 。 ”
人生可以如此地简单自然 , 也可以复杂多变 。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
我们不必有无数的负累和恐惧 。 按照自然和宇宙的法则 , 顺应自己的生命 , 用放松而克制的理性来努力地生活 , 生命的进程也许不会有多惊心动魄 , 但终究会让自己在处于逆境的时候 , 用悠然沉静的心态经历自己的人生 。
我们也不必到了垂垂暮年才去思考如何安放自己最后的生命 , 安放自己的灵魂 。 那一切会顺其自然地发生 , “自然”会带领你回归原始 , 回到你初来的地方 , 带着你的人生记忆的灵魂碎片散落在这个创造了你的宇宙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