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庵里话短长


紫金庵里话短长


文章图片


紫金庵里话短长


文章图片


紫金庵里话短长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冬日的傍晚 。 夕阳从山顶斜斜照过来 , 洒下半边余晖 。
紫金庵坐落于太湖东山西卯坞内 , 这是东山的西南角 , 靠近太湖 。 从紫金庵路出来沿着蜿蜒盘旋的环山公路可以到达东山最西南处的长祈码头 。 周边有葑山寺 , 陆巷村等耳熟能详的地方 。

近代世人评价国内泥塑罗汉有“天下罗汉两堂半”的说法 。 这是一个有趣的说法 , 这两堂半罗汉指的是是全国现存最好的三处宋代以前寺院罗汉塑像 , 两堂半的半堂在甪直镇保圣寺的九尊 , 一堂在济南长清灵岩寺千佛殿的四十尊 , 还有一堂在哪?就在这紫金庵的十六尊罗汉 。 故虽然主要建筑虽只有一殿一堂 , 但它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 , 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 。
紫金庵的面积非常小 , 大约只有一万平米 。 但是因为在山脚下 , 远山含黛 , 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其实是很宏大的 。
进入正门是一棵正当盛龄的枫树 , 满树红叶在冬日里如同燃烧了一把烈火 , 驱散了寒气 。 枫树左手便是一条石径小道 , 略显笔直的通往此行的主体建筑—罗汉殿 。 这条小道大约60米长 , 两边的桔子树上面挂着大小不一的红彤彤的桔子 , 然而味道并不可口 。
【紫金庵里话短长】
罗汉殿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 , 现存面貌主要是由乾隆年间的整修 。 按照寺庙通用的模样 , 门前通常是要有一个放生池的 , 此处也未能免俗 。 大殿正门匾额上面四个大字“古紫金庵”古意盎然 , 配上明黄色的院墙 , 和门口两个歪头故作萌萌哒的石狮子 , 倒是不失生机勃勃 。 为何称为古?是因为紫金庵创自南北朝梁陈时期 , 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

不及进入正门 , 便看到那棵大名鼎鼎的千年古银杏 , 由于时节不对 , 仅余枯枝败叶 。 地上倒是遍布掉落的银杏 , 散落在那口千年古井周边 , 有一种花钿委地无人收的萧瑟感 。
一路拾级而上径直走到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罗汉殿 。 大殿门口两棵600年树龄的桂花树 , 遮天蔽日 , 树下一口明代万历年间的大鼎 , 锈迹斑斑 。

大殿面阔5间 , 约150平米 , 单檐歇山顶 。 殿中复莲宝座上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 。 释迦牟尼佛两侧侍立佛弟子阿难和迦叶 。 殿内除了佛像之外 , 有闻名的三绝:十六罗汉 , 罗汉像一诸天像手持的“经盖”以及观音大士头顶的“华盖” 。

至于为什么是十六罗汉而不是十八罗汉 , 这个我也不知道 。
十六泥塑罗汉分别排列在殿两侧 , 他们神态各异姿态生动;形神兼备 , 工艺精湛 , 面部表情极为鲜活 。 据康熙《苏州府志》所载:紫金庵的罗汉像 , “系雷潮装塑 。 潮夫妇俱称善手 , 一生只塑三处 , 本庵尤为称首 。 有几尊塑像除了胡人相貌之外 , 额头高耸 。 迥异常人 , 数年前 , 苏州电视台煞有介事的做了一期节目 , 试图解密塑像背后的外星人故事 。

罗汉殿的后面是净因堂 , 是乾隆十一年(1746建造 , 面宽五间 , 所用材料全部是楠木 , 共用去白金七百余两 。 堂前有八百年前的古树金桂、玉兰各一棵 , 人称为“金玉满堂” 。
正殿外面是一个小小的花圃 , 虽是冬季但依旧绿意盎然 。 夕阳西下 , 倦鸟归还 , 一切都在不言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