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五十岁 , 意味着人生过半 , 也意味着“天命已知” 。
【从五十岁开始,要守住家门,别让这几件祸事进门】谁都没有理由 , 站在原地不动 ,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 , 改变生活方式 , 适应新的社会规则 。
在现实和虚拟之间 , 在家庭和社会之间 , 在人与人之间 , 在人和外物之间......都存在一道若隐若现的门 。
我们的家门 , 不仅能阻挡外面的喧嚣 , 还能把家庭的幸福 , 锁定在每个家人身上 。
年轻时 , 走出家门去耕耘 , 中年过后 , 带着收获回家 。 这是最好的人生模式 。 如果下半生还过含辛茹苦的生活 , 虽然壮丽 , 但是会很累 。
因而 , 五十岁之后 , 要学会往回收 , 坚持守护家门 , 做好大家长 , 不让祸事进门 。 这是做人 , 应有的格局 。
01
拒绝供养好吃懒做的子孙 , 不让“啃老”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 。
很多家庭 , 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安排孩子做点什么 , 孩子懒得动 , 于是父母摇摇头 , 骂骂咧咧几句 , 就自己动手做了 。
父母一次次“代劳” , 体现的是爱 , 也让孩子误以为“我不做 , 有人做” 。 这是不好的风气 。
当父母过了五十岁之后 , 还要代替儿女去奋斗 , 一定会很累 。 儿女买房了 , 父母还贷;儿女买车了 , 父母却在吃腌菜;儿女结婚了 , 旅行去了 , 父母却在刨地......对比一下 , 父母真的很悲哀 。
孩子啃老 , 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 不是孩子天生就这样 。
《增广贤文》里说:“孝顺还生孝顺子 , 忤逆还生忤逆儿 。 ”在古训的背后 , 还得加一句“仁慈还生啃老儿” 。 啃老和被啃老 , 同样可恶 。
当儿女成年了 , 第一时间赶着他们去工作 。 就是儿女要参与公考等 , 也应该是一边打工一边琢磨 , 不要有任何“蜗着”的借口 。 当下的狠心 , 就是未来的孝心 。
02
拒绝那些“半生不熟”的人来串门 , 不让“被骗、杀熟”的套路发生在自己家 。
五十岁的人 , 多少有些积蓄了 , 也在积极准备退休了 。 因而 , 有人盯着你的钱袋子 , 不足为奇 。
能够欺骗到你的人 , 不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 , 而是那些有些熟悉的人 。
“有些熟悉” , 也就是说 , 介于亲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人 。
因而 , 要骗你的人 , 总是找你“套近乎” , 还找到了某个借口 , 上门服务 , 上门免费送东西 。 一来二去 , 你就和他熟悉了 , 但是又“不知底细” 。 这时候 , 骗局最容易产生 。
亲人一般不会欺骗你 , 而是想办法爱护你;爱人不会欺骗你 , 以后都是老伴了;陌生人想要欺骗你 , 你不会相信 。
很多人被骗了才发现 , 自己只知道对方姓啥 , 家住那个县 , 具体情况 , 一问三不知 。 如果没有了联系方式 , 骗子从你的世界 , 算是人间蒸发了 。
一开始 , 半生不熟的人 , 就不能来你家 , 那么你就保护好了自己 。 有什么事情 , 非得联系 , 就在网络上 , 扯几句 , 看到不对劲了 , 大不拉黑、删除 。
03
拒绝喋喋不休、哭哭啼啼的人来做客 , 不让“嘴里的祸事”蔓延到自己家 。
五十岁之后 , 你也算是长辈了 。 起码是一个有经验的人了 。
有人找你哭诉 , 要你去帮忙 , 是对你的信任 。 但是你却要多长一个心眼 。
“病从口入 , 祸从口出” , 用嘴巴的事情 , 一定要小心为上 。
作家凌濛初讲了一个故事 。
宋朝熙宁年间 , 相国寺前有一相士 , 说的话 , 非常灵验 。
有一个读书人丁湜来拜访相士 , 问前程如何 。 相士开口就说:“先辈气色极高 , 吾在此阅人多矣 , 无出君右者 。 ”言外之意 , 就是可以一举高中了 。
丁湜去赶考的时候 , 找人赌钱 , 因此熬夜太久 , 导致精神不振 , 考试不畅了 。 他回想起相士说过的话 , 马上去找相士的麻烦——说得一点都不准 。
相士说:“你赌钱 , 能赖谁?”丁湜理亏 , 只能服气 。 矛盾就此罢休 。
你一言 , 我一语 , 说起来很开心 , 但是祸事也从中衍生 。 那些来找你唠叨、哭诉的人 , 肯定没好事 , 最好是拒绝在门外 , 就是他拉着你 , 说个不停 , 也是听着 , 然后找理由离开 。
人的嘴 , 两张皮 。 “上”是你说的 , “下”也是你说的 。
推荐阅读
- 殴打父母、逼死妹妹,76岁高官手刃“啃老”儿子,律师:他无罪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4岁阿姨被气哭,令人痛心
- 上门女婿当搬运工,妻子心疼背丈夫回家:干活太累,还是啃老舒服
- 纪实42岁男子啃老成瘾,每月零花钱超3万,要不到就动手打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