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2012年八旬老太银行取钱,5万存款只剩20,银行:给你50算照顾你


文章图片


自1949年建国以来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了 。 现如今 ,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处于稳步提升当中 。
作为名列全球第四的支付货币 , 人民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日常生活中 , 人民币更是数十亿国人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强力保障 。
由于消费理念不同 ,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 , 积攒存款无疑是家庭生活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 银行的重要性也就因此凸显了出来 。

据统计 , 截至到2018年初 , 我国不同规模的银行共有四千多家 。 这些银行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
按理来说 , 老百姓将钱存进银行不仅非常安全 , 而且还能“以钱生钱”换来利息 。
但在2015年8月的这天 , 云南徐老太在银行取款时却遇到了件怪事情:自己当初存入银行的5万元 , 70年后竟然只能取出50元!
为了找回存款 , 老太太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的银行 。 可得到的答复却只有一个:50块钱已是最妥善的赔付 。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辛勤存款五万元 , 徐老太的银行存单“失而复得”
上世纪五十年代 , 新中国成立已经好几年了 。 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 老百姓们开始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

虽然早已摆脱了战争的侵扰 , 但当时的中国因为生产能力有限 , 仍旧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 家家户户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 。
那时候 , 这位在银行存入五万元“巨款”的徐老太还只是云南昆明一户人家的儿媳妇 。
结婚之后 , 年轻的徐桂仙聪明能干 , 她的丈夫也非常勤劳 , 一家人辛苦劳动大半年维持生计不成问题 。 除了满足日常开销外 , 徐桂仙和家人们还能攒下点额外的积蓄 。
时间一长 , 家中的闲钱也就多了起来 。 在同丈夫简单的商量过后 , 徐桂仙决定将这笔钱存到国有银行里面 。
在当时 , 农村人存钱并不多见 。 即便家中有了闲钱 , 也只是拿到供销社里去换点日常用品罢了 。
但徐桂仙这么做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的 。 把钱存到银行里不仅可以“以钱换钱”生出利息 , 而且还能在将来困难的时候取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

由此可见 , 徐桂仙对这笔存款是寄予厚望的 。 这是一家人辛勤劳动赚回来的血汗钱 , 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 。
1953年4月的一天 , 徐桂仙兴致勃勃的来到云南昆明一家国有银行的分行里 。
进入银行大厅后 , 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徐桂仙 。 在当时 , 往银行里跑的农村人并不多见 。 业务人员看出了徐桂仙的担忧 , 非常耐心的替她办理了存款的相关手续 。
最后 , 业务员将一张五万元的存款单递到了徐桂仙的手里 , 叮嘱她一定要将存单收留好 , 将来可以凭借这个取出存入的五万元还有利息 。
听完这话 , 徐桂仙这才放下心来 。 她下定决心回去以后要好好保管这张五万元的存单 , 等到将来家里遇到啥急事了 , 这笔钱说不定就可以派上大用场 。

解放初期 , 农民们的劳动生活是充实而又辛苦的 。 家家户户整天都忙碌在政府分配给自己的土地上 , 徐桂仙和丈夫也是这样 。
没过多久 , 一家人就适应了这笔存款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 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当中 。
不知不觉 , 十年过去了 , 二十年过去了 。 这张五万元的存单一直被徐桂仙小心翼翼的保留着 , 她和丈夫也始终都没动过这笔钱 。
有了孩子之后 , 徐桂仙再也没有时间盘算自己的存款了 。 忙碌的家庭生活让她渐渐遗忘了这五万元的存在 , 存款单也不知被家里人放到那里去了 。
2012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 , 当徐桂仙和丈夫商量着要翻修房屋的时候 , 这张旧的发黄的存款单竟被儿子意外翻了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