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半人马 , 会是怎么样的?
有可能进化出图中这样的半人马吗?
当然是可能的 。
我们都知道 , 哺乳动物不是六足 , 是因为爬行动物不是六足 。
而爬行动物之所以没有六足动物 , 是由哺乳动物的远祖-鱼类的鱼鳍所决定 。
我们以鲫鱼的鳍 , 举个“栗子” 。
鲫鱼的臀鳍、尾鳍、背鳍是单鳍 , 胸鳍和腹鳍是偶鳍 。
哺乳动物鱼类远祖的胸鳍 , 演化成了后来的前肢 , 腹鳍演化成了后肢 。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臀鳍没有进化成偶鳍 , 让后来的两栖动物成为六足的呢?
根本原因 , 在于鱼鳍的分工:
例如:
背鳍、尾鳍、臀鳍 , 三个单鳍主要是平衡作用 。
- 没有背鳍 , 鱼类就会侧翻 。 (这也是为什么鲨鱼割掉背鳍之后 , 会死掉的原因)
- 没有尾鳍 , 鱼类就无法转弯 。
- 没有臀鳍 , 鱼类前进时 , 身体就会不断摇晃 。
从生物动力学的角度来说 , 鱼类的胸、腹偶鳍 , 以及臀鳍、尾鳍、背鳍单鳍的搭配是最节能的 , 各个鳍不仅能做到最优化的协作 , 而且完全没有多余 。
而胸鳍和腹鳍则是用来决定运动方向 , 提升“微操”和敏捷 , 保证足够的活动能力 。
生物在演化过程中 , 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 , 会淘汰不够节能的演化方向 , 令生物演化的主要方向(前提是足够强的生存竞争)总是朝着节能前进的 。
寒武纪和奥陶纪的海洋 , 先后由三叶虫、奇侠 , 鹦鹉螺和板足鲎称霸 , 鱼类的生存空前被压迫到了极致 。
- 因为早期的“鱼”实际是这个样子:
这是活化石文昌鱼 , 它的身体构造应该介于皮卡虫和昆明鱼之间 。
皮卡虫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脊索动物 , 而昆明鱼是最早的脊椎动物 , 二者的时间都在5.3~5.4亿年前 。 要么可能存在更早的脊索动物 , 要么早期脊索动物到脊椎动物的演化 , 是一个较快的过程 。
文昌鱼的体型只有5cm左右 , 这也是早期鱼类的体型大小 。 它们根本无法和海洋节肢动物 , 以及海洋头足纲竞争 。
可以说长达一亿年的时间 , 哺乳动物远祖都是完全苟着的 。 生存下来的后代足够高效节能 , 就决定了曾经可能演化出的多偶鳍鱼类 , 因为不够节能而灭绝了 。
偶鳍、下颌 , 以及髓鞘 , 主要都是在奥陶纪(4.4~4.8亿年前)演化而来的 。
- 具体演化过程就不细谈了 , 有兴趣的 , 可以看看我这个回答:
- 既然多偶鳍的鱼类不够节能 , 会在早期海洋灭绝 , 那么半人马还有可能演化出来吗?
啊 , 放错了 。
是这个:
其它一些回答 , 已经提到了螳螂等昆虫是六足 。
昆虫占总生物物种的50% , 但实际并不仅仅只是昆虫才是六足的 。
在生物分类学上 , 所有的六足节肢动物分类在了一个亚门:
名字很直接 , 就叫做:六足亚门 。
如果从地球物种数量的角度来说出 , 六足动物才是主流 , 非六足动物反而其次 。 「惊喜」
- 那么六足动物 , 为什么是六个足呢?
在寒武纪之前 , 6.3亿年前的海洋 , 就出现过一次生物演化的繁荣 。
推荐阅读
- 遇难宇航员的尸体,为什么坚决不能从太空运回地球?
- 三体人真的存在?天文学界在比邻星宜居带内,找到了一颗类地行星
- 神秘莫测的动物,是曾经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鱼”?
- 如果沙漠和森林互相转变,会发生什么? 网友直言: 世界末日
- 案例:女子擅长骗婚,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怀孕后惨遭杀害
-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 要是人类可以掌握这些黑科技,就能够成为高级文明
- 从进化来看,人类繁衍后代,男性和女性哪个付出得更多?
- 莫名其妙对“鸡”感到害怕?恐鸡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并不可笑